返回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四百六十四章 热热闹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四百六十四章 热热闹闹 (第2/3页)

    斯大林没有料到克拉斯诺亚尔克斯战役会这样快的到来,中国人又以出乎意料的速度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而且,除了克拉斯诺亚尔克斯地区外,中国人另一支集团部队也以极快的速度继续前进。一转眼的功夫就冲到了奥伦堡附近,两支部队就形成了东西齐头并进的趋势。

    形势对苏维埃来讲已经极其严峻,如今离正式开战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苏维埃就丢掉了大片国土。损失了大量部队。更因为克拉斯诺亚尔克斯劳改营事件,使得苏维埃在国际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孤立,一些欧洲国家,尤其是波兰等国,之前被一力向西扩展的苏维埃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而如今随着莫斯科向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量调动兵力增援东南战场,他们身上的压力也随之减轻。而且,随着克拉斯诺亚尔克斯劳改营事件和中**队的长驱直入,这些国家私下也开始串联,试图借此机会一雪仇恨,在合适的时机向苏维埃宣战,夺回被侵占的国土,甚至狠狠在苏维埃身上咬下块血肉来。

    斯大林焦头烂额,国际上的孤立虽然令他愤怒,可关键在于中国人的进攻和国内的不稳。虽然苏维埃有着一套控制舆论的手段,但这样大的事依旧还是会被人民知晓。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劳改营的小道消息在各地四处流传,就连莫斯科的市民们也在悄悄谈论着劳改营的内幕。尽管斯大林指使捷尔任斯基抓获了不少人,并给这些人扣上了反革命和叛徒的帽子以予枪决,可越是这样,越堵不住悠悠之口,虽然在表面上大家不再说有关劳改营的一个字,可在私下这样的话题还是依旧悄悄流传。

    为了扭转局面,斯大林加紧了动员。在不断调动部队以保证东南战线稳妥的情况下,还力图把伏龙芝的方面军尽快给接应出来。另外。斯大林以最高苏维埃主席,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组建新的部队,以满足战争的需要。至于新部队的数额,斯大林决定先组建100万再说,如果不够那就再增加100万,反正苏维埃有的是人,中国人再厉害也只不过几十万的部队。他就不信了十个打一个还打不过中国人?

    战争到现在,中国方面的情况也逐渐摸清楚了,中国人拥有这样强大的攻击力、机动能力完全是依靠他们新组建的装甲部队和空军。对于坦克,斯大林并不陌生,这种武器早在欧洲大战时英国人就第一次使用在战场上,其实苏维埃方面也在研制坦克在战场上的运用。只不过由于技术和各方面原因,他们这种研究才刚刚开始起步。

    而飞机,欧洲战场上的飞机已经大显身手,苏维埃虽然没像中国人一样组建正式的空军,但也拥有一支小规模的飞机部队。当得知中国方面的真实情况后,斯大林果断下令加紧对坦克和飞机的研究,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组建起苏维埃红军的装甲部队和空军。

    这个命令让苏维埃的军工工程师们大为头痛。一件新武器的研究到成型再到装备部队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斯大林这个命令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他们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造出定型的武器并且装备部队。

    不过,人逼急了也总有办法。这些工程师在斯大林磨刀霍霍的威胁下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按部就班来不及那就各种土办法上马,经过一番折腾,几款以初型拖拉机为结构,然后马马虎虎用钢板焊接起来,再按上一门大口径加农炮的坦克就这样新鲜出笼了。

    至于飞机嘛。那更简单。拖几架老飞机过来,换上更大马力的发动机,然后把飞机体积放大,再装火力更强的机枪,捣鼓一下后就成了新型号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当然了,至于这些新武器是不是真的有用,恐怕连制造他们的工程师也无法保证。但至少坦克能够跑起来。还能开炮攻击目标。飞机也可以飞起来,可以扫射和投弹(10公斤的小炸弹)就足够了。只要先把斯大林给糊弄过去,保住自己这条小命,至于将来?谁还管他什么将来呢!

    斯大林听闻苏维埃自己的坦克和飞机用最快的速度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