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动荡不安的时代 第一百六十六章 抵达奉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动荡不安的时代 第一百六十六章 抵达奉天 (第2/3页)

拥有亚洲第一的舰队,一旦两国开战作为拥有主动权的一方当然是力争打击对方最要害的位置,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反对者提出,假如他的是日本军队的决策者。首先重点攻击的就是江浙,以最快速度占领中国南方最富饶的地区,并以海军封锁长江,隔断南北交通。随后再由关东州、台*湾为基地,用海军为先导,直插京津要地和南方诸省城市,同时再扶持起日本的革命党人,就像当年满清时期一般在各地搅局折腾,定然能搞得中国政府顾头顾不了尾,损失惨重。

    如果这样的话,战争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内忧外患的中国政府如不能挡住日本这几波攻击,恐怕也只有求和的一条路了。当然,日本假如真这么开打的话,问题也是多多,以日本军队的准备情况来说绝对是不够的,根据计算,按照这种战争准备日本必须动员百万以上大军和全部海军舰队,并且要和协约国各国完全撕下脸皮,冒着得罪全世界的风险来孤注一掷。这是一个疯狂冒险,同样也是最可能取得胜利的方案,就算不完全达成目标,日本政府如果有魄力的话,动员数十万大军以强大的海军为后盾,用破袭战方式给南方来个遍地开花,着手重点打击中国各大城市,以打击中国发展潜力为目标,一样能打得中国政府焦头烂额。

    无论如何,日本人会有做什么样的选择,这谁都不知道。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取得协约国支持,极力把战争局限在一个地区,打一场区域性的战争。第二条路是尽量拖延战争,时间拖的越久越好,以日本在国际孤立的情况看,时间是帮助中国获得胜利的最好伙伴,只要战争持续,日本必然会先于中国承受不了,进而主动提出和谈。

    积弱近百年,中国经历过太多的对外战争的失败,如今的中国经历民国建立后这几年的高速发展,可以说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强大的时候。只要这场战争能不打输,就算是打和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将截然不同。这个道理,是政府高官中心里都清楚的,同样也是袁世凯、宋教仁等心里的想法。

    几月前,中央军校的入学新生名额比往年增加了一倍有余,而且还特意开办了好几个短期军官培训班,培训班中主讲的几个教员都是刚刚从欧洲战场第一批归国的军事观察员,着重讲解是欧洲战场上协约国、同盟国之间的战争方式和双方攻击手段。作为中央要员,徐世昌当然清楚这种培训班的目的是什么,欧洲战场的模式很可能会在亚洲重现,只有深入了解并掌握战争双方的动态和方式,才能更好地把部队投入到战争中,而不是让士兵在大炮和子弹中白白浪费掉。

    按照总参谋部的原先计划,本是想调集几个师到东北,联同东北的二十七师等组成方面军或集团军,以做好战争前夕的准备。由于徐世昌的主动提议,他认为大举往东北调动部队,尤其是向奉天调动,必然会引起关东州的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