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男儿本自重横行(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男儿本自重横行(四) (第2/3页)

膺骏命,制曰:朕初承大位,国步艰难,所忧者黎民口中之食,将士束身之甲何所出耳,今顺贼忤逆,蜗居北境不思苟安且对我大成常有侧目,跳梁如此,孰可忍乎?着尔北境之军坚壁清野,坐守城池,不敢不使我之一丝一缕一箪一饮入百姓之口,而毋使入贼人縠中。朕依依北望,不复忍心见流民矣。诸卿勉力,天兵到日,樯橹必成齑粉矣。钦此。”

    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张平国,一拱手,叩头接旨,脸上却充满了惊诧:“不,不打了?”

    年轻的宦官眯着眼,狭长风目看不清确切态度,双手抿着暖壶,语重心长道:“文白大人,不是不打了,是打不了,国步艰难,一边要到南边征蛮子,一边又要把宫里洗干净了,四十万人就是四十张嘴,四十万条心,一张嘴就要哗啦啦的流银子,陛下和本座就是去偷去抢,哪有那么多银子呦,且忍着吧。”

    在一旁的蔡希彻突兀道:“本帅同意赵大人的意思!”

    赵镇眼中激射出一道寒芒,不经意间白了蔡希彻一眼,苦笑道:“蔡贤初,丢关败军之将,你也好意思同意。”一言戳到蔡希彻痛处,低下头缩在一旁。

    赵镇拍了拍蔡希彻肩膀,嘴角含笑,像是鼓励,又像是安顿:“陛下说了,这场仗,是张大人一往无前打下来的,打出了我成国男儿的气魄,北军的将士们,也辛苦了,朝廷里外都说要赏你呢。”

    张平国很不习惯这个宫中巨擘说话语气,顶他道:“宫中的事,与本帅无关。陛下既然要本帅坚壁清野,那本帅连个毛也不留给顺狗,遵旨就是了。”

    赵镇阴桀一笑,大红蟒袍撩起,坐在了交椅上,道:“那请张帅发令吧。”

    张平国不去管他,自顾自走到帅桌前,虎目圆挣,气势恢宏,道:“诸位,本帅为衡州营最高统帅,现按圣旨处事,可有异议。”

    厅下众人不发一言。

    帅府大堂中,漏针可闻,只有左手边的赵镇传来细细呷茶声。

    张平国环视一遍,道:“很好。军机要秘,诸位听清了。”

    将圣旨供奉在堂中,衡州一众将官侍立两旁,张平国稳稳道:“目下第一令,甲士奋命,军情如火,举凡守城士卒,务必战至最后最后一人,若城破,我城中当无一个活人。”

    “诺!”

    衡州雄城,城高二十丈六尺,底宽九丈,城墙长达二十里,又呈井字型,基座全用花岗岩和石灰岩条石砌成,墙面由特质的黑漆巨砖砌成,再从缝隙中浇灌糯米汁与高粱汁以及石灰与桐油混合的夹浆,坚固之甚,硬弩百步之内,不能射进一尺之深。

    张平国冷冷道:“萧关主将蔡希彻听令,可将城外粮食物资尽运城内,连房屋也尽数拆去,木料砖瓦搬到城中,一丝一缕一箪一饮,宁可烧毁,不资敌军。”

    “副将蒋憬尘听令,带领所部军士,在城内外百步一井,内放陶罐,使耳聪者听之,防止敌军遁地来袭。”

    “前营主将杨文瑔,钟松听令,将二十五万百姓列成三六九队,轮流换防昼夜不歇,防细作防奸细防纵火。”

    “参将邓钟梅,杨步风听令,将城中民众,僧侣、工匠、游侠悉数盘点,会同愈大人准备守城火油,弓弩,衣食,器械等物,不够便从内库抽掉调,去百姓家借取。”

    ”守粮官清查粮草,军需官准备军需,向导官勘察地形,斥候官搜罗敌情,总而言之一句话,诸君各司其职,勿负皇命。”

    “诺!”偌大的议事厅中,数十位顶盔掼甲的汉子拱手遵命,紧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