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开演之前 (第2/3页)
东京留守司的都统制是王彦,就这么一个大宋少有的战将,率七千骑杀过黄河,也只刚打过黄河边上的卫州,就被金军一支偏师团团围住,最后实在扛不住,灰溜溜退回来。而这天诛军竟能打下太原!这是何等惊人实力?如此盖世巨功,如何酬赏招揽,是摆在两位宋使眼前的头等难题。
相比起宋使的焦头烂额,金使与夏使就简单多了。夏使的曹氏父子,一为使节,一为护卫军将,他们来此的任务很简单,看看太原是否确为天诛军所占,再签署《银州和议》,最后拜见那位传说中的渊圣皇后。迄今为止,前两项任务已完成,而拜见皇后之事,就在今夜。
金使刘豫,因天诛军横空出世,而提前终结了自己的历史生涯。因在济南之役中,举措失当,献城变陷阱,使金军遭到极大损失。金将蒲察鹘拔鲁将其父子侄三人一并解送回洺州,本欲斩杀之。但刘豫不愧为活了半辈子的人精,拚命争取到一个面见完颜昌的机会,一边自辩,一边表示愿将身家财帛奉上,为自家父子三人赎命。
完颜昌本是出了名的贪好财货,而且游牧民族也有以财物赎命的传统。于是,刘豫急派侄儿刘猊回河北西路的景州阜城老宅,将为官多年收刮的财物一并取出,尽数献与完颜昌,终于买回了三条命。而在此其间,父子二人一直被关在牢中,没少被怨念强大的蒲察鹘拔鲁暗地命狱卒“照顾”。出狱之后,父子二人都是一身伤,而且还留下残疾:刘豫跛足、刘麟破相。
刘氏父子侄三人,本以为就此凄凉了却残生,不料峰回路转。完颜宗辅决意向天诛军派出使节,只是一时无合适人选。最后经人提醒,想到了这个被天诛军坑得挺惨的前宋国知府。完颜宗辅一想觉得不错,将这样一个被天诛军踩在脚下的人物派出去当使节,可极大满足天诛军高层虚荣心,有利于此次出使最大目的——麻痹天诛军上下,为金军秋季攻势放烟雾。如此。才有了此次刘豫为金使之行。
不过,或许是对刘豫的人品太不放心,生怕此人再度倒戈——其实倒戈也没什么,无非是少一条狗而已,但背着个大金使节的名头。倒戈会损及本国声誉。因此,完颜宗辅以其子侄刘氏兄弟为质,并派出天诛军的老相识,谋克阿疏为护卫军将。名为护卫,实为监视。
三国使节先后由太原军校东门进入露天大礼堂,在军校学员的引导下。来到文官楼就座。不过在入座时,因次序尊卑问题,又引发了一次小冲突。
天枢城的安排,是夏使为右首上座,宋使为左首上座,金使则陪坐在夏使之下。结果这安排除了夏使满意之外。宋使与金使都不满,提出抗议。宋使认为夏乃宋之属国,无资格坐右侧,而金使亦言夏乃金之属国,亦无资格坐本使上首。被两国使者这么一挤兑,将夏国的曹氏父子弄得羞恼不已,几乎下不来台。
陈规、张角等天枢城高层。正忙着安排后宫那边,一时顾不得这里,更主要是没想到刚落座就出岔子,而担任礼官的官员职小位卑,一时劝不下。正闹得不可开交之际,一名英挺少年按刀大步而入,目光冷冷一扫,朗声道:“军主有令,夏国为国主使节,等级最高。理应为上座;宋使为东京留守司特使,于礼,应为他国使节之左;金使亦为真定右副元帅府使者,岂能踞一国使节上首?两位使节若要坐上首,就请各自向东京与真定方面请示。将二位的身份提升为国使再说罢。”
少年说罢头也不回,转身昂然而去。
宋使与金使都是面面相觑,没错,哪怕是说破天,这等级差距是明摆着的。就像现代国家外交中,一方派出的是大使,一方派出的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