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原军校 (第2/3页)
任的,必须有一个军校来承接这个使命。
当然,狄烈建立军校不仅仅只从军事角度出,还有更重要的政治目的。但凡有点军史知识的现代人都知道。蒋校长是如何崛起的。军校,既是军事资本,更是政治资本,可以使一个上位者,在长期不接触一线部队的情况下,牢牢掌控这支军队。并能将触角,延伸到军队的各个层面。当一支军队中所有高、中、低级将官,全是主帅的学生时,这个主帅,就是这支军队的灵魂与精神领袖。
嗯,总教官这个称号已用得太久,该升格为校长了。
狄烈打算将军校划分为高级班与初级班两类,初级班主要接收什长、队副、队正、副都头、虞侯、都头的培训;而高级班则针对副指挥使以上的中、高级将领的再回炉培训。
军校的校址狄烈也早看好了,就在晋阳城的故址上。这里还有当初天诛军围太原时留下的各种建筑群,包括那个按十比一比例复制的太原攻略模型。这样一来,不光有了校舍、场地,甚至连训练模型都有了,节省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只要将校舍所需的场地面积一圈,然后再扩建一下,整理出靶场、骑射场、操练场,就可以正式挂牌开学了。
狄烈近段时间就在忙这军校之事。银州那边不时有军报传来,谈判倒是很顺利,夏国基本同意了天诛军提出的各项条款。那四千多名俘虏,除了近千正兵夏国花巨资赎买回之外,其余三千辅兵役夫,夏国方面并不愿付高昂赎买钱赎回。意思就是,这三千人要杀要剐,或是当奴隶,你看着办。唯独例外的是,辅兵中的匠人及质子军与铁鹞子军的负赡兵,夏国愿高价赎回。
狄烈对从银州赶到太原的信使,只批复了一句话:“要么打包买,要么一个也别想要。”
拿到这样强硬措辞的回复,夏国方面斟酌再三,最终还是放弃打包买三千辅兵的计划――实在太贵了。这天诛军主是不是穷疯了?这些比奴隶强不了多少的辅兵,哪里值得这么多钱谷!若不是担心这批匠人会泄露一些关于青党甲的铸造技术,以及负赡兵多为贵族骑士的下人的缘故,夏国方面决不会理会他们的死活的。纵然如此,夏国方面最终还是被狄烈的狮子大开口吓住了,宁愿技术外流,也不愿将这些低贱的匠人与负赡买回来。
狄烈也无所谓,将夏国工匠送至天枢城军工司,负赡兵放到各旅的骑兵团中任辅兵。挥其照料马匹的所长;其余辅兵与役夫,裁汰老弱,只留少数壮健者补充入伍。
狄烈也没料到,这无意之举,使他的军工司枪械制造大为加快:这些夏国工匠。多为国内大匠,此次随军出战,其任务本是随时修葺重甲骑的精良青党甲的。夏国的青党甲与夏国剑,出了名的精良,就连当时的北宋朝廷内监大匠都仿制不出来,可想知这些夏国工匠必有独到秘术。而当这些工匠将秘术用于改进枪机构件的制造后。最为精细的构件部分铸造效率大幅增加,枪管的耐磨损率进一步增强,日产枪支增产三成,达到十五支。而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当然,这是后话了。
六月初十,太原城郊周边不少耕作的百姓。惊讶地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