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夜夺银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夜夺银州 (第2/3页)

悉的,军兵装束也是熟悉的,但长期戍边所煅成的紧绷神经,还是令他们做出了防御姿态。

    这支骑步兵加起来有五百人的队伍前头,是狄烈与梁兴,呃,还有一个……曹吉。

    猎猎白旄大纛,醒目的“曹”字清晰可见,马是臀部烙着左厢神勇军司火印的擒生军健马,衣甲是擒生军的牛皮黑甲,步卒的刀枪衽袍也俱是神勇军制式样服一切都与五日前从银州城外经过的那支左厢神勇军司的军队无异。

    眼见银州城越来越近,已经可以清楚看到雉碟后面反射霞光的一枚枚闪烁箭镞,先头部队越过木桥后,已进入弓弩射程。队伍最前列的狄烈稳坐马上,泰然自若侧首对身旁的曹吉道:“曹指挥使,等会就看你的了。办完这件事,你就自由了。可以回弥陀洞,也可以去兴庆府……嗯,我还是希望你去兴庆府,亲自将书信交给李枢密使。”

    曹吉还是那副侧耳倾听的怪异模样,脸色变幻不定,迟疑不语。

    狄烈无所谓地向队伍中间的那个醒目大光头瞟了一眼,淡淡道:“没关系,你可以不帮助我,反正可以捎信的人不止你一个……”

    曹吉一咬牙,仿佛要嚼碎什么似地,终于语气艰涩地开口道:“我可以帮你,但有一个条件。”

    狄烈随意道:“你说,我听。”意思是答不答应还得两说。

    曹吉眼中有冷酷寒光一闪:“我要你杀光银州城内所有见过我的人!”

    狄烈很干脆地应承下来:“好!”

    曹吉驱马来到北城门下,还没开口。城头上的夏兵已先叫嚷起来:“是、是曹指挥使!莫不是大胜归来?”

    曹吉仰首大笑,那卷八字须又翘了起来:“神勇军出马,擒生军出阵,何等顽敌不手到擒来?”

    守城的夏兵纷纷收回弓弩,欣然道:“恭贺指挥使又立一功,指挥使莫不是要领军入城歇息?”

    曹吉摇头道:“非也,本将是送德裕大师回寺,这些军兵会在城外扎营。”

    那些守城的夏兵听罢,当即放下心来。银州城小,可安置不了那么多的人马。而且又是在夜暮闭城之后。既然曹指挥使好说话。守兵自然得承情。当下一边让人快速向知州大人报告,一边转动绞盘,慢慢放下吊桥。

    狄烈向后比了个手势,然后稍让半个马身。让曹吉先行。自己与梁兴扮做护卫。左右夹住,策马踏上吊桥。随狄烈入城的,只有一队五十人的猎兵。其余人马,全部在北门外三里处扎营。

    狄烈并不打算让五百猎兵入城,毕竟他们不是西夏人,入城的话,一张嘴就会露破绽;他也不想急吼吼地下令一拥而上夺城门,这样很可能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这些猎兵可全是士官啊,死一个都够心疼的,应该有更好的法子。

    从曹吉的口中了解到,银州城的驻军约为一千五百人,其中正兵不足一千,大约八、九百的样子。四门各放两百人,知州衙门有一支较精锐的百人队守卫。夏国的知银州是一个名叫元昕的汉官,当然,这个所谓的“汉”已经不知杂合了多少代,汉中杂蕃,蕃中揉汉,早就不纯了。

    入城之际,狄烈从城头上的火把数量及巡哨人影估算出差不多就是这个数,看来曹吉说的是实话。至于银州城内的建筑倒是一目了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建筑物,就一个“井”字形街道,方便集结兵力,调兵遣将。

    狄烈与梁兴等一众猎兵正暗暗留意周遭地形,前方街口处突然出现一彪军兵,均为步卒,甲具倒还齐整,比城头上的守卒要好一些。这伙军兵走近,人群中分,几名打着灯笼的仆役引一人过来,合什道:“德裕大师何在?元昕稽首了。”

    德裕和尚从队伍中出现,合什回礼道:“元居士,德裕在此,有劳动问。”

    元昕喜道:“大师随王师出境泽布德音,幸喜无恙,更添功德,此为我银州之福祉……”

    这知银州元昕年约四旬,面相儒雅,虽是一州之军政主官,却是虔诚的佛徒,在家居士。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