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蓄势九龙闹海 (第2/3页)
以后,麦轲又开始调理横向的河道;因为原来的水网就很密集,麦轲直接就放弃在它们上面修修补补,而是直接开创东西横向的河道。
有了新的横向河道以后,再去整理原有的水网,凡是不在新开河道之内的,一律填平,恢复成耕地。
对于这块平原如何使用,鉴于原来这里就盛产各种粮食和水果。麦轲决定把这些原有的品种,全部移到金瓯半岛,让它们在那里继续生长。
而其余的地方,则和其他地区一样,凡是果树。都换上天国的四季果树;凡是稻田,都使用麦轲提供的水稻品种。
而保留在金瓯半岛的那些水果和粮食品种,则在三年以后,全部由天国决定的品种替换掉。
靠近海岸线,麦轲建立起一条横向水道,不但把条出口连接在一起,更主要的是负责这条出口端头之间的运输。
这条水路。也同时重新规划和建造了新的海岸线,把原来弯曲不直,高低不平的海岸线整齐划一地削平,挖掘成同样的深度——都是可以直接进出万吨巨轮。
出了这条横向河道,麦柯分别建起座巨大的深水港码头,码头的上方。只一个巨大的拱形门楼,把整个码头都遮盖其下,
座拱形门楼一字排开,送走出海的巨轮,迎接返航的舰队。
由于整条河道都作了标准化改造。无论什么型号的船只,都可以通过这些港口直接出海,直接进港,然后驶往任何一个港口,只要它坐落在湄公河主干沿岸。
麦轲在设计和建设的时候,特别注意到,这些港口可以同时满足军用和民用,不需要任何职能的转换,就可以为军事需要让路;而平时没有军事需要的时候,它们又可以随时为民用服务。
所有这些建筑设施,都还具有在外表看不出来的一个功能,就是防御功能;不但就有防御功能,而且是超强的防御。
那条水道,沿海一面的河堤,麦轲采用一种特殊材料,和在最北部与大清交界的河道用的材料相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