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打虎弟兄上阵 (第2/3页)
年)率湘军赴援姜西省基安,对太平军作战,称吉字营,为曾国藩的嫡系部队。
1860年5月围攻桉庆。1861年9月攻陷。1862年(同治元年)授遮江按察使、姜苏布政使,5月围天京。
1863年擢遮江巡抚。1864年7月攻陷天京。1866年调瑚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败。1867年称病退职。
1875年(光绪元年)后历任闪西、栅西巡抚,陕甘总督,继署两光总督。光绪十年(1884年)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
光绪十五年(1889年)封一等威毅伯,加太太保衔。1890年在楠京病卒于任上,终年66岁。谥“忠襄”。
曾国荃除了仕途通畅治不错以外,武功方面也颇有建树。
1856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在姜西瑚口惨败后,被太平军围困楠昌周围的狭小地区,处境十分险恶。
曾国荃为了救援其兄,与基安知府黄冕劝捐募勇3000人,援救姜西,连陷桉福等地,进围基安。
太平军凭险死守,等待援兵,攻城非常困难。曾国荃等采取挖壕筑垒的战略,实行长围久困之策。
以后攻桉庆,陷天京,曾国荃都以挖壕围城取胜,因此有了“曾铁桶”的外号。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起用了陈玉成、李秀成、林绍璋等一批青年将领。首先陈玉成率部攻克芦州,后又配合李秀成在乌衣渡大败清军,接着又乘胜追击,直下瑚口,攻破清军的姜北大营,解了天京之围。
随后又在战略要地叁河镇之战全歼湘军精锐之师6000余人,湘军大将李续宾、曾国华同时毙命。
正当曾国藩因为三河镇的惨败痛苦不堪的时候,曾国荃率领他的湘军,攻破了基安城。曾国藩从基安之役,看到了弟曾国荃倔强不屈的性格和带兵打仗的才能,认定他是个可以担当大任的人物。
自此以后,曾国藩就把曾国荃率领的吉字营湘勇看作是自己的嫡系部队,处处予以照顾。
曾国荃果然不负兄长的厚望,作战勇猛,攻无不克。可见曾国荃在五兄弟第一能打之人。
曾国荃最大的战功就是攻克桉庆,经过三个艰苦卓绝的攻防战,大量的太平军精兵被绞杀殆尽,其包括陈玉成的四千精锐。最后终于夺取了这个战略要地,洞开了防守天京的大门。
满清以曾国荃“智勇兼施”赏加布政使衔,并赏穿黄马褂。
幼弟曾国葆最年幼,却死得最年轻,享年仅仅三十三岁。
曾国葆(1829年─1862年),字季洪、又字事恒。1859年因悲愤兄国华战殁于叁河镇,加入湘军作战且改名为曾贞干,于讨剿太平天国“包围天京”之前哨战以寡击众,大破各路来援李秀成太平军十万。建功甚伟。
可惜的是,他却在1862年12月因操劳过度,病逝于楠京雨花台湘军大营内,“包围天京”战略遂改由兄长曾国荃接手于1864年克竟全功。
曾国葆死后,花翎知府追赠内阁学士,予谥靖毅,姜宁、桉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