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汉中大会群雄(大改) (第2/3页)
而那些粮食,也是只有到了秋天的最后一个月,才能收获。
甚至是最后一个月的最后几天。
因此,消费是全年的,而收获只有几天。
这样,在收获的那几天,就有产品过剩问题。
当然,即使是最没有文化的老百姓,也知道那几天产的粮食,不能那几天都吃掉,然后其它时日喝西北风。
理想状态是均匀地分配到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
可是,这不是想如此就能办到如此的。
需要计划好,需要储存好,需要保鲜保质,需要防火防盗,需要防潮湿,防虫蛀,防鼠窃,防浪费!
同时,还有运输的问题!
种粮食的需要吃饭,远在大城市,甚至远在京城那些做官当老爷的人也要吃!
还有那些不生产的人,比如军队,比如商人,比如学子,也都依赖于农民这几天的收获。
所有生产以后的这些环节,包括存储、运输、消费,都不可能再增加产量,只能是帮助消费。
非常不增加产量,反而会减少产量。
即使作得最好,也只能是减少对现有粮食产量的消耗。
稍有天灾人祸,就会造成触及根本的影响。
也就是说,农民留下的365斤,只是最理想的状态才能得到保证。
天灾人祸一旦发生,就会从这365斤中压榨,从而减少这个基数。
比如说,漕运出了问题,上交京城的粮食,全部损失。
这个时候,皇上万万不能因为粮食沉了水,就不吃饭是吧?
可是,这个粮食又不能凭空变出来!
只有一个地方有,就是农民的仓储。
每人的口粮中摊出来35斤吧。
皇命难违,这是必须交的!
边防吃紧,需要增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能让卖命的空着肚子打仗是吧?
可是不空肚子,到哪里找粮食?
还是农民那个仓储,还剩下330斤。
好,国家不会竭泽而渔的,每人分摊30斤。
还剩下300斤活命粮。
如果认为到此为止了,那就是太美妙的理想了。
理想一般太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