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88章 铲除武士制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88章 铲除武士制度 (第2/3页)

和能登两国。

    以“藩”称呼当时拥有一万石以上大名的领国。是由当时的儒学者开始的——中国古时周天子分封领地给国让诸侯们自治,概念是要服从天子。

    同样地,东瀛岛国的大名们也要服从于幕府将军,因此便称这些领国为“藩”。但江户幕府的正式体制中没有“藩”这一设计,大名“藩主”间交流也不用“藩”的名义。而是以“某某家中”称呼。

    虽然在江户时代初期,并非是正式的制度名称,所以只限某一部分人在使用,在元禄年间之后也只是到处可以看见的这样的称呼的程度。

    直到明治时代正式成为公有的制度,这个名称才开始被广为使用。在明治维新之前东瀛岛国废藩之前的总数共有二百七十六藩。

    到德川幕府灭亡,原本幕府直辖的领地改为由天皇管辖。

    这些领地也组成了府县。

    而藩主的居所称为藩,在短时间内,依照所在地名实行了府县藩三种制度,加贺藩也在那段时间当中改名为金泽藩。

    从此开始逐渐将藩城版籍奉还。

    直到一八七一年开始进行废藩置县,藩制也到止为止。

    在统合藩制和县市制度的期间,不少藩的名字及领地,直到今时的东瀛岛国的行政区划,市的名字和县的范围的区域是一致的。

    在江户时代,初期的武家诸法度规范“五万石以上石高的城主为大名”。

    “五万石未满阵屋领主为小名”。

    知行一万石以上者便称为大名;当时全日本有超过二百七十家大名,在江户幕府的统治体制下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类。

    吉井藩的鹰司松平左兵卫督领有表高一万石,辖六个村,实高仅一千八百七十八石,是已知大名中实高最低的大名。

    实高最高的为金沢藩的松平加贺宰相的一百三十万石,辖二千三百多个村。表高最低的大名是成羽藩山崎志摩守 和田原本藩平野远江守,表高都只有五千石。

    亲藩大名是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藩领,在这之中有着御三家之称的尾张、纪伊、水户藩最为重要。

    御三家制度由德川家康所创,其义在于当将军家没有后继者之时,以水户家作为大名继承人产生的监督,而继承人则在纪伊、尾张两家产生。

    在初代将军德川家康生前创设御三家之后,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时又让自己的次子德川宗武创设了田安家、四子德川宗尹则创设了一桥家。

    之后的第九代将军德川家重又让次子德川重好成立清水家,此后即确立了御三卿的体制,其家格仅次于御三家。

    谱代大名,即世袭的大名世家,是指在行一六零零年的关原之战以前一直追随德川家康的大将。

    谱代大名地位仅次于亲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有权力,俸禄却很少,如本多正信、大久保忠邻等。

    德川家康设计幕府统治必须完全由亲藩和谱代大名操控,外样大名不得参与。

    外样大名,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