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9章 苏联精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19章 苏联精神 (第2/3页)

在把自己家里暂时用不着的家具给他们送来了,他们只是傻傻地站在了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邻居们看他们的样子有些好笑,也不管他们了,只是把家具全给他们弄进了屋子里,然后对他们说道:“你们自已在收拾一下吧,也不知道合不合适?”

    他们拉住了那些邻居们的手只是剩下流眼泪了,在哪里能够有这样的一片真情啊,可在这里却是真正地看到了。当自己家的工人从厂里拿着钱回来以后,他们只有是在一起抱头痛哭了,他们的不是在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没有能到这里来的人,和那些死于苏联暴政下的人。

    这一幕也同样地出现在了其它的地区,凡是和苏联接壤的地方,都要会有一些苏联人过来,对于跑出去的人,苏联方面也是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那都是他们的弃民,他们不要了还不让别人收留啊。

    在这样消灭富农的的形势下。苏联的工人阶级自然是站在了斗争的最前面,同时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上,他们也是发挥了他们最大的工作潜力,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机厂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工人阶级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在其它的方面他们同样地也发挥出了主力军的作用。

    军事工业和其它的轻、重工业建设上,工人阶级也是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他们都不是白痴,谁也不愿意过贫困的日子,在建设工地上,工作虽然说累一些,工作时间长一些,但是相应地工资也可以多得到一些,而且和中国人在一起工作还可以学到一些新技术,有了技术以后,这就是自己以后可以说话的资本。

    在他们这里,还有另外的一种企业形式,那就是由中华帝国的企业家在这里开办的企业,他们就是在向苏联政府交纳税款,给自己的苏联工人发工资。

    有一位有着中华帝国国籍的犹太人,和他的几位中国朋友,在靠近乌拉尔山脉的地方开办了一个铅笔厂,他们的建设进度那就更快了,他们全部的工作分为了三期进行,第一期工程只是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厂房建设完成,机器设备安装完成,马上就要开始试车,这一天所有的人都来到了车间外,他们要等待着成功的喜讯传来,上午九点整,负责试车的工程师发出了开始试车的命令,各种机器转动起来,由于都是从中华帝国进口的小型机器,并没有什么噪音出来,已经分割好的木材从机器的一头进去,同时进入的还有早已经成型的铅条。

    机器里面正在进行的工作,就是先把提前成型的木条用一只滚动的刨刀,在当中刨出一个细小的槽,同时对它的后面用磨床磨成园型,再后面就是刷胶放入铅条,后面则是烘干,然后对铅笔的表面进行彩绘,再次烘干就完成了。

    不一会儿从机器的另外一头,一支支的铅笔出来了,十二支一打,已经分好了,由几个女工利索地把它们装进了那一个个的彩色的包装盒子里去,十五分钟后机器停止了工作,技术人员要对一些部位进行调整,那些成品已经被人们拿到了车间的外面,向人们展示。

    当第一批产品出来以后,所有参加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