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 章 勃鲁西洛夫攻势 (第2/3页)
西洛夫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很疯狂的方案。他向最高司令部呈达其作战计划提议在西南部的加里西亚地区向奥匈帝国的军队。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势。他的计划可以概括为“多点进攻一点主打”即在一条宽广战线上用一支军队集中兵力实施主要突击再让其他几批部队各自选好地点同时实行突破这样就能迷惑敌军以此分散其防守兵力从而达成进攻的目的。
但这种进攻的方式最高司令部并不同意认为超出了俄军的实际承受能力。所以尽管在高层已经批准、最高司令部最终亦认可该计划可行的同时勃鲁西洛夫希望邻近战线为攻势提供支援的请求却是被否决了。
虽然阿列克谢?阿历克谢耶维奇?勃鲁西洛夫的手下已经有了五十多万的部队但是按俄罗斯的传统作战方法来看他还是处于缺兵少将的局面勃鲁西洛夫不得不仓促地展开部署尽量弥补无法获得支援的不足。他动员了40个步兵师及15个骑兵师共4支军团。
尽管后来奥匈帝国逐渐获得德国增援但勃鲁西洛夫却只需面对其防线上的39个步兵师及10个骑兵师。4月18日他召集下辖各集团军司令开会要每个集团军甚至军自行选择突破地段。最后在整个长达440公里的正面战线上勃鲁西洛夫亲自帮他们选择了30多个突破点。
战役发起之前俄军充分利用黑夜暗地里潜行至奥匈帝队防线100码(91米)之内更在一些地方抵进到75码(69米)。勃鲁西洛夫准备沿着483公里长的战线进行一次奇袭。俄最高司令部劝告他大大缩短其攻击面以便更好发挥攻击力使其攻势拥有更重叠的密度。
司令部的建议是有事实依据的。俄对面的奥匈军队共有步兵45万骑兵3万火炮1846门。虽然表面上看少于俄军但其重炮就占三分之一而俄重炮仅占总数的十分之一。由于长期作战失利俄军士气低落使人数优势被抵消。而且当时奥匈帝国的进攻重点是在意大利在东线采取的是防御方针。整个防线由3道阵地组成间隔5公里第1道阵地最强纵深约5公里。但是勃鲁西洛夫坚持己见司令部对他只好让步。这次以勃鲁西洛夫名字命名的攻势终归是名副其实了。
俄西南方面军兵力配置从北至南依次为:第8、11、7、9集团军共有步兵57万骑兵6万火炮1938门。其中以第8集团军集中9个师的力量实施主要突击。
要战前的动员会上勃鲁西洛夫兴起酒杯对手下的高级将领们说道:“今天我们要用我们的勇敢去面对面奥匈帝国的军队让他们看一下我们英勇的斯拉夫人是无所畏惧的我们这一战要为我们以前的战争划上一个句号我们不是以前的俄罗斯军队了我们要让我们的敌人一提起我们就吓的发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