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日德兰大海战 (第2/3页)
队(通常由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组成)来报告敌方的位置速度航向等信息使得舰队能够尽早地排成最有利的队形来迎战敌舰。侦察舰队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对方的侦察舰队获得类似的信息。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己方排成的纵队正好横在对方舰队的前进路线上构成一个t字或丁字形(己方舰队位于丁字一横的位置)使得己方所有前后主炮和一侧的所有舷炮都能瞄准对方进行射击而对方只有纵队最前方的舰艇的前方主炮能够予以还击。但构成一个t字形队形的计划有很大一部分要取决运气:由于双方都已高速前进。很有可能因为时机没有掌握好导致自己从丁字的一横变成了一竖从而就变成了被动挨打的情形了。
自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以来英国一直保持着海上霸主的地位它的庞大舰队耀武扬威地游戈于全球的各个海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尽管德国加强了海军力量的建设但是在舰只数量和排水吨位上仍然落后于英国火炮口径和数量也不及英方。因此在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半时间里英国海军凭借其优势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英国的主力舰队像一条看门狗一样蹲在斯卡帕弗洛港死死盯住了德国的公海舰队。使其多半时间困在威廉港和不来梅港成了名副其实的“存在舰队”。
1916年1月莱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公海舰队司令。面对实力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队舍尔这位“粗暴好斗”的老水兵认为战争虽说是实力的较量但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选择只有一个要么困在港内无所作为要么拼掉英主力舰队。如何以不占优势的德国海军去拼掉强敌呢?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一个富有进攻性的大胆计划在舍尔脑海里酝酿成熟:首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公海舰队主力聚歼继而在决战中击败英国主力舰队。为实现这一计划舍尔用了4个月的时间派出战列巡洋舰、潜艇和“齐柏林”飞艇多次袭击英国东海岸。并实施布雷和侦察行动。
1916年5月31日凌晨由希佩尔海军上将按计划率领5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和30艘驱逐舰组成的“诱饵舰队”驶出威廉港。根据舍尔海军上将的命令这支“诱饵舰队”将沿丹麦西海岸北驶直趋斯卡格拉克海峡。这样海峡两边地区的众多英国间谍就会将希佩尔舰队所经过位置报告给伦敦。航行中希佩尔还让各舰的无线电发报机不停地发报以诱使英国人上钩。
在希佩尔出发2小时后舍尔亲自率领公海舰队主力也悄悄地离开了威廉港。这是一支由21艘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和31艘驱逐舰组成的的庞大舰队隐蔽在“诱饵舰队”舰队之后50海里处随时准备聚歼上钩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