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农业问题(二) (第2/3页)
再低价保本出售。此外国家还给大农场提供低息贷款对农民自发的土地合并减免税费促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1955年法国1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有127万个20年后减少到53万个50公顷以上的大农场增加了4万多。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50年代初近40%现在只有2%农民平均占有农地达到10公顷以上。
在着手农地整治的同时农业机械化也紧锣密鼓地迅速推开。在法国政府的头3个国民经济计划中“农业装备现代化”被摆上突出位置。战后初期国内生产资金极度匮乏法国政府抛掉“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理财观大胆向国外借款不惜一身债先把农业机械化搞上去。农民购买农机具不仅享受价格补贴还能得到5年以上低息贷款金额占自筹资金的一半以上。
农用内燃机和燃料全部免税农业用电也远比工业便宜。为保证农机质量及其方便使用政府颁发“特许权证”指定专门企业在各地建立销售、服务网点。不论哪个厂家、哪一年的产品其零部件都能随处买到。农用机械价廉物美售后服务有保证自然受到农民的欢迎。19551970年各农场拖拉机拥有量从3万台增加到170万台联合收割机从4900部增至10万部其他现代化农用机械也很快得到普及。法国只用了15年时间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传统的小农经济一大特点是小而全自给自足。人们务农先要满足自家几口人的吃、穿、用。本来只有二亩三分地既要种粮又想种菜还得围栏垒圈喂猪养牛。零七碎八的农活太多结果啥也做不好。在政策的推动下农场的规模扩大了机械化提高了政府又不失时机做起了“专业化”的大文章。
根据自然条件、历史习惯和技术水平对农业分布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国分成22个大农业区其下又细分出470个小区:巴黎盆地土地肥沃便大力种植优质小麦西部和山区草场资源丰富重点发展畜牧业北部气温低大规模种起了甜菜按照地中海地区的传统还得扩大葡萄种植。到二十世纪70年代法国半数以上农场搞起了专业经营多数小农户也只生产两、三种农产品。农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效率越来越高收益也越来越可观。法国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城市中等工资水平。
农业是一个弱质的产业很多国家都采取保护政策法国同样也不例外。以前政府靠提高关税、价格补贴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随着国际市场逐渐放开农业再一味地靠保护路子只会是越走越窄。6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政府调整思路把扶持农业的重点放在生产、加工和销售领域力图通过“产业化”把本国农业做大做强。
在这一方面法国的做法有他们的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