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853章 农业问题(二) (第1/3页)
第853章 农业问题(二)
在日本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如育苗基地、孵化厂、冷藏库、饲料厂都由农协张罗以保本价为农民提供服务。 有的新产品、新技术农民一时接受不了农协甚至实行免费试用。近些年来日本农村青壮劳力不断涌向城市在地里干活的除了老人便是妇女对重体力活他们常常吃不消。对此农协又伸出援手把这些活接了过来。这一交一接无形中便实行了集约经营优良品种、先进的耕作方式、新型农机具便通过农协接手的业务间接传到了农民手里。
人们不愿种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前投入大生产周期长同时风险也大。可不是吗?买种子购肥料添机具请帮手还没见粮食的影钱先花出去一大把。
像欧美的大农场主家底厚实在银行的信用又好钱这方面不成问题。但在以农户为主的日本农业生产资金解决不好就会带来大麻烦。于是为农民提供信用服务顺理成章变成农协的业务了。
日本农协的信用机构存款利率通常略高于私人银行而贷款利率又尽可能提供优惠。由于客户多存贷款量大加上农信机构实行多元经营业务开展得红红火火不仅给农民解了难也为各级农协增加了收入。
而近代的法国农业也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大革命时期政府于1793年颁布法令。把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土地成了自家的农民种田当然卖力有了很大的积极性这粮食产量也蹭蹭地往上涨。可过了些日子农业便徘徊不前。原因很简单农村人口多。土地零碎大农机使不上劲新科技也施展不开。农民为了“温饱”。养牛耕田喂猪过年就这样。法国的小农经济搞了100多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境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法国搞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这和现在中华帝国的情况差不多。20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集中”实现规模经营。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府实行了“减”的办法: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国家负责养起来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同时鼓励农村年轻人离土离乡到国营企业做工而其他的青壮年劳力政府出钱办学习班。先培训再务农。
与减少农业人口的做法相反对农地经营规模政府用的是“加”法:规定农场主的合法继承人只有一个防止土地进一步分散同时他们又推出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父子农场、兄弟农场以土地入股。开展联合经营。各级政府还组建了土地整治公司这是一种非盈利组织。
它们拥有土地优先购买权把买进的插花地(很多农户的地在一起你中有我的我的地中有你的)、低产田集中连片整治成标准农场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