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52章 农业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852章 农业问题 (第3/3页)

值买粮反比种粮更划算。农业逐渐门庭冷落无人问津。日本政府审时度势于1970年制定了《综合农政的基本方针》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流转推广专业化经营。农协的角色开始发生转换一头连起农民:一头接起市场由原来的“二级政府”变成了农民的“大管家”。

    日本的农协组织自上而下分为3个层次处于最基层的是市町村农协习惯上叫单位农协。都道府县建立的是地方农协称作“县联农协的全国性组织按照业务不同各立门户。与农民打交道最多的是单位农协在日本农村它的触角无处不在无论是插秧割稻卖粮还是农民生老病死单位农协一揽子全包。零碎事虽多但从大的方面说农协的业务大体有4项:生产指导、组织流通、信用服务和开展互助共济。

    日本耕地少土地瘠薄细碎大农场的经营方式推不开靠一家一户单兵作战农业生产本没有多少优势可言。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放开农业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怎样才能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日本政府认为实行专业化集约经营是农业的根本出路。

    可是这主意虽好可落实起来却很难。要推广农业专业化经营就必须把一家一户农民组织起来。对此政府有心无力做不好也做不了而与农民打交道正是农协的老本行。于是日本政府把大量的涉农业务委托给农协经办农协也当仁不让不负厚望一出手就不同凡响。

    他们围绕着专业化农协开展了全方位的生产指导。大到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小到农户选种育苗、打药追肥农协都一手操办为此费尽心思。农协设有“营农指导机构”聘用营农指导员走村串户提供信息帮助农民制定增收计划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手把手地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