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8章 军备竞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78章 军备竞赛 (第2/3页)

个片状定位突起与筒身前端的定位缺口配合可以使火箭弹定位。尾管的底火座前均布焊接有6片矩形的尾翼片材料为带有相当弹性的薄钢片平时依次环绕叠合在尾管周围前面用钢丝制成的尾翼箍套住。这样火箭弹才能装入发射筒。但装进发射筒的同时尾翼箍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向前脱落翼片在自身弹性作用下自动张开抵住发射筒内壁避免火箭弹滑落。发射后。只要尾翼片脱离筒壁约束就会自动弹开。保持火箭弹的飞行稳定。

    底火座内有个“l”形通孔其中靠近底火座外圆的孔内装有6层底火与之垂直的孔内则装有传火药一直通到座尾的螺纹连接段确保顺利点燃发射药管。药管本身为圆柱形主体为一个厚纸管与弹体连接的一端带有钢板冲压的带螺纹的加强盖内部分层装有6层小粒黑火药每层都用纸板隔开最底部装有多层的纸塞垫这种装药结构目的是使发射药逐层燃烧保证最大膛压不至于过高。为防潮并提高强度起见整个发射药管表面都涂有硝基清漆这些要是让现在的人们搞出来那是很困难的也幸亏是李振华以前曾经多次使用过火箭筒他才知道的如此清楚。

    不过这射程却是太近了只有一百米的有效射程再远了也就没准了它的靶子是一辆淘汰下来的装甲车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只是一炮就让它着火了这个试验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不过现在的战场上还没有装甲车出现不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会出现了英国人最早研究出来的马克一型、二型“水箱”也就是坦克他们是由拖拉机改装的不过尽管如此在一开始的战斗中对上德队时还是出了大力的。让德国人很是为它苦恼了一阵子但是要是有了这个40火箭筒那英国人就要倒霉了。

    看了炮兵的射击表演按总的情况来看这样的武器在当前的陆军当中来说那是相当的先进了其实按战争的进展情况来说主要的还是要看战术指挥方面现代的欧洲军事强国他们还是处于原来的战术手段上的很多的军队还是在用原来的那种大部队密集队形像是奥匈帝国他们的军队还是在用整齐有序的队形在战争上冲锋就连英国现在也没有脱离开原来的战斗模式。

    这也是原来的军事教科书上明确规定的整齐有序的军队前进给对方绝对是一种精神上的压力对方的军队一看到这种情况下进攻的队形很多也就站不住了他们就有人要逃跑了一有人逃跑那整个的防守阵线也就完了对面的强大气势就会以强大的精神压力直接冲了过来防守的一方就会溃败而逃了。

    但是中华帝国的军队从一开始就没有执行他们的传统方式就和海军一样运用巧妙的作战队形对敌人的军舰形成巨大的打击但是中华帝国的海军一直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战斗队形在进行练习但是多次的战斗中他们并没有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