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欧洲的局势(二) (第2/3页)
。在对中华帝国的战争中一再的失败并且让尼古拉二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在对东方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但是他们对于西部却是一直不肯松手。
他们不在乎东部的局部战争只求全面战争。1890年德国拒绝延长“俄德再保险条约”。俄、德两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尽管俄国对普鲁士从一个受俄国庇护的弱国。迅速成长为欧洲大陆首屈一指的强国抱有不快但两国并无根本的利害冲突。而俄、奥两国之间却是有不共戴天之仇。
奥匈帝国对巴尔干斯拉夫地区的扩张挑战了俄国自诩斯拉夫老大的地位和保护者的虚荣而俄国鼓动的泛斯拉夫主义浪潮。则使得奥匈帝国境内的斯拉夫民族人心思变危及奥匈帝国的生存。为此俄、奥矛盾不可调和。俾斯麦后的德国决策者轻率地采取了对奥一边倒政策迫使俄国与法国接近。这样尽管俄、德并无重大的地缘政治、经济和殖民地冲突却均受制于本国的盟国利益而互相对立起来。
俄、法两国作为欧洲大陆两端的强国。很少发生直接冲突。只因拿破仑一世的野心和拿破仑三世的记仇。才导致过两国间的战争。1879年后俄、德爆发经济战导致俄国的农产品出口受阻财政状况恶化。但是来自法国的巨额资本给俄国以经济复苏的机会这样法、俄两国的接近已水到渠成。1891年法、俄缔结外交协定1893年。法、俄军事协定正式生效。这意味着大国间结盟与敌对的对象已经固定欧洲大国协调外交走入了死胡同。
和奥匈帝国一样。俄国也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国家。俄国在巴尔干的势力扩张屡遭德、奥遏制在斯拉夫兄弟面前丢面子。而这时法国对俄国的野心也不积极支持俄国最终丧失了一切耐心根本不打算在小规模可控的外交冲突中耗费精力只打算准备进行全面战争把所有的大、小盟国和对手全部拖进来进行“最后的审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