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5章 茶丝之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55章 茶丝之议 (第1/3页)

    第155章茶丝之议

    第155章茶丝之议

    几个人先后来到大家在一起合计起来大家先是对茶叶一事先进行了分析:

    晚清时期也就是19世纪下半期是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繁荣期当时上海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而徽州地区则是最大的茶叶供应地。 徽州茶叶素负盛名以款县的绿茶著称祁门以红茶得名至于产量则首推款县年出口量在千吨以上。徽州外销绿茶始于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由于受茶叶出口贸易增长的刺激交通方便的屯溪迅速成了徽州各县绿茶拼配、集散基地。

    有一首竹枝词说道:“新安土物尽堪夸摘了春茶又子茶最是屯溪商贾集年年算得小繁华”。安徽茶庄因销路不同分为本庄和洋庄两类本庄茶客俗称“山东客”盖北方茶商大多系山东人每到立夏后纷纷来徽携带现款办货。所办茶叶都用竹篓装置交由渔梁过载行(即船行)由水道运至杭州再运往北方目的地交货。

    洋庄客多本地商人设有茶号用木箱装运每箱净茶40斤左右以渔梁、深渡为茶号集合地茶叶装箱由水道从九江至上海或由水道运至杭州再经上海转运海外。hub“其运至上海之茶皆归茶栈发小样于买茶各洋行由茶师看定再由通事与茶商定盘然后发大样评判、发大帮、过磅然后行销俄国占多数英、美次之”。外销茶类分熙春、眉茶二大类熙春专销俄国眉茶有珍眉、蕊眉、凤眉、针眉等数种。以粗细不同而分。

    这就是茶叶的大体情况了而丝商一行则主要是在浙江湖州的南浔镇:

    这个诞生于古镇南浔的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如果说茶叶、瓷器和丝绸让西方世界的人们近距离地认识了中国那么以经营丝绸而富甲江南的湖州市南浔镇却让人们见识了一个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巨富集聚之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就是当时人们一句用来形容这个因蚕丝业而发家的富豪阶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