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3章 回到防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3章 回到防城 (第3/3页)

这个国家的强盛而努力。这让第一次参加会议的盛宣怀感到了希望没有这样一个带头人想要让自己的国家福强起来谈何容易。他庆幸自己能加入到了这样的一个群体中来。

    第二天又有一位知名人士来到了防城这个人就是在上海有名的朱保三这个人也是清末著名的实业救国的人士他去世以后法租界里竟然有一条道路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这是李振华的情报部门把他请来的原因几个人和他开诚布公地一谈朱保三什么也不说马上就和他们跑来了他知道要想在中国干出点样子来就只有依靠李振华这种人要想是依靠那个落后愚昧的清政府那是不可能的。

    李振华和盛宣怀热情地接待了他李振华对这两人的安排是这样的盛宣怀以后作为兴华集团的老总出现也就是作为李振华的副手高级智囊也就是清代的高级幕僚。但是这也和他们不一样是完全有决策权的人物。

    而朱保三以后就专门负责上海的具体事务包括金融、军工、商业、航运、工业等具体的事务那么现在他就要和赵虹燕多接触一下了解防城的城市运作方式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现在他在上海不是以政府的面目出现只是负责自己一些大企业的工作。

    现在需要盛宣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一套标准制度以前的中国最典型的是枪支和汽车那都是“万国牌”的那就是什么样的也有以枪支为例:中国到抗战时期的枪支达到了几十种出于十几个国家口径、射程也是各不一样这就给以后的战争后勤保障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困难。

    这一项工作的困难是很大的现在防城的武器系统那是自己的枪支以德国毛瑟为蓝本口径缩小为七点六二重机枪是法国的哈乞开斯大炮以法国的三七速射炮、德国的一零五、一五零为主为什么这样因为李振华是选择的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那么自己的兵工厂的配套产品也是以这些为标准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