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3章 天皇的御前会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3章 天皇的御前会议 (第2/3页)

吉田的这一思想对他的弟子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参议院议长)等人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那个时期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奠定了自己的大陆政策大臣田中义一在那个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疯狂叫嚣:“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作为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把以上策略进行下去。”

    如果说这些议论在当时还只是一个“蓝图”的话但是到了7年就非常具体了。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日本在几十年里将上述国策一以贯之进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前后实施了8次《扩充军备案》。甲午战前的几年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年度总收入的31%。7年天皇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用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但却是表达了日本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全国产生很大激励。

    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一年就有100多万元的捐赠款项。这不仅仅是增加了军队的费用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日本一方面疯狂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两国活动在甲午战前就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与之相比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

    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祯台湾巡抚刘铭传等人他们看出“倭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