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开发防城港 (第2/3页)
)二分鸡蛋(10斤)五分鱼虾(每斤)二分鸭蛋(10斤)四分鸡(每斤)五分
王先生所依据的大致是明清之际的书籍没有确切的时间。为了印证相关资料我们从姚廷遴《历年记》中选择了两个具体的年份对此进行排列:
(1)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底白米(每石)九钱五分花价(每斤)一分六厘栗(每斤)十五文鲜肉(每斤)二十二文枣(每斤)十二文桂圆(每斤)四分桃(每斤)二十文糖(每斤)二十文橘(每斤)十五文。
(2)康熙三十二年(1693)白米(每担)九钱五分花价(每斤)一分六厘笋乾(每斤)三分鲜肉(每斤)二分三厘咸肉(每斤)二分五厘糖(每斤)二分烛(每斤)五分。
(3)康熙三十四年(1695):豆价(每石)五钱五分腌、鲜肉(每斤)各二十文池鱼(每斤)十三文鱼大者(每斤)十文白米(每石)价八钱)。
防城南面的海边上一群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要在这里建设一个港口那位县太爷收了他们的银子大笔一挥很大方地给他们划了一块地有个几百平方公里他认为这里是鸟都不拉屎的地方你愿意要你就去折腾吧我也不管只要给我银子就行了给了多少银子大概也就是他两年的俸禄吧。
李振华和高强率领他们的先遣小队到了防城的海边上他先是仔细地看了这里的地形这里非常荒凉没有什么人烟道路也不行手下的人们对开发此处不能理解但是出于对李振华的敬重大家没有说什么但是李振华却对他们说道:“我们在这里将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基地这里守着大海我们从这里可以走向世界我们以后的军舰将要从这里出发去傲视世界上的海军。”他没有说以后这里将是自己的潜艇基地当然了他们的目的就是那个可恨的邻居。
当大批的民工来到以后这里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工作先是那些没有饭吃的人和失去土地的农民都涌了过来然后就是拉家带口的人们清朝时的农民生活是很苦的什么钱不钱的只要是管饭就行他们先是修了一条通往防城县城的大路然后就是修建码头
一帮子民工正在海边上工作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在那里虽说也是晒的很黑但是人却是非常精神他和那些民工们在一起工作他要求人们把路一定要修好他说了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人们只是一笑了之没有人会信他的谁也没有想到他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几十年后当人们议论起他们的国家领导人时说道:“那时候人们和他一起干活谁也想不到他会是以后咱们中华帝国的皇帝。”
李振华和人们工作在一起吃在一起他对人们的生活很是关心集体住的倒好说了吃的是集体食堂但是那些拉家带口的人们生活相对还是比较差的李振华专门到一些民工的家里去看了一下。
海边一处树林间用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