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跨越历史的会师(下) (第2/3页)
。”王秋干咳几声,不太熟练地打起了官腔,“……你也是知道的,我们离开上海。来到这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红军,掀起新一轮革命浪潮。而现在。我们终于发现了红军的踪迹――就在这座小镇北面的山林之中,距离我们不到一里路……”
――截止这里,他终于说到了重点,“……所以。就辛苦你上山去跑一趟。把这些红军弟兄们带过来。”
在王秋的当面责令之下,顾曼莎小姐虽然依旧是满心忐忑――王秋能想到的东西,她自然也明白――但也无从推脱,只好硬着头皮扛起一面镰刀锤子红旗,一边唱着《国际歌》一边上山找红军去了……
一个小时之后,她才被一名满脸警惕和狐疑的红军战士用匕首勒着喉咙,满脸苦涩地回到了镇上。
与此同时,在昌化县城西南方三十多公里外的瑶山乡。好不容易找到了红十九师宿营地的胡德兴总政委和一干昌化地下党,也为了说服粟裕和寻淮洲这两名高级指战员。以及证实自己不是疯子,而承受了无数的精神折磨……幸好,王秋在临别时赠送的一只mp5播放器,于此时起到了很直观的说服效果……
总而言之,不论过程如何混乱,最后双方总算是和平地完成了初次接触――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
1934年12月4日,在经历了一番漫长的彼此试探、交流之后,寻淮洲、粟裕终于率领红十九师的三千余名官兵,走出浙西北的莽莽深山,抵达昌化县城,与来自一个世纪之后的“城管犬牙国际纵队”会师。
而王秋同学也抱着一种敬仰的心情,在这座偏远的山区小镇里,见到了未来将会颇负盛名的粟裕大将。
――粟裕,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湖南会同人,侗族人。中国现代杰出军事家、革命家、战略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解放军开国十位大将之首。曾经在战场上打出过“苏中七战七捷”的奇迹,并且漂亮地赢得了孟良崮和上海战役。他在后世的解放战争中那一系列的天才指挥和杰出的战略思维,使他成为世界现代军事史上最优秀的将帅之一,也深得世界各**界的崇拜和敬重。
然而,在烽火硝烟的沙场之上,粟裕几乎就是一位能够创造奇迹的不败战神。但在离开了战场之后,粟裕在政治上的糟糕觉悟和各种昏招,却让他得罪了一大堆我党的将帅伟人,以至于让他的晚景颇为凄凉。
总的来说,粟裕是一位很优秀的职业军人,但也仅仅是一位很优秀的职业军人,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
如今,年仅二十七岁的红十军团参谋长粟裕,就活生生地站在王秋面前――时值严冬,天寒地冻,他的上身穿着三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磁碗,除此以外,几乎别无他物,与一般的红军战士没有什么明显区别。除了那一脸爽朗的笑容之外,很难把他跟老照片那位仪表堂堂的粟裕大将联系起来。
若不是别人指认,王秋绝对不敢相信面前这个邋遢的流浪汉,就是鼎鼎大名的粟裕将军!
除此之外,站在粟裕身边的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同样也是红军早期战史之中的一位传奇人物。
――寻淮洲,一九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体弱多病,四岁时仍不能站立行走。十三岁在高小读书时就立下“将来与国家做些大事业”的志向,并在大革命之中积极参加儿童团、学生联合会和农民协会等革命组织,参加反帝反封建活动,成为当地的学生领袖。
一九二七年初,寻淮洲加入中国**青年团。当大革命失败后,当年九月。寻淮洲参加了秋收起义,并随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由于他作战勇敢,屡建奇功。于一九二八年光荣入党,时年十六岁。
随后,寻淮洲从副班长、排长、连长,到一九三零年升任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一零零团团长,时年十八岁。接着,他又率领部参加了前后几次反“围剿”作战,屡建战功。仅仅二十一岁就当上了红七军团的军团长,并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其地位大致上类似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局常委!
此时,年仅二十二岁的寻淮洲。当现代中国的同龄人多半还是大学生的时候,就已经在烽火连天的沙场上经历了六年血战,成为了红色政权的中央要员……像这样宛如火箭般的晋升速度,也只有在这个残酷的战争年代里。才会出现――凡是能力不够或运气不好的家伙。都早就在残酷激烈的战争中被淘汰了。
如果就这样继续一路发展下去,堪称战争天才的寻淮洲,或许能够在开国之后当上元帅也说不定。
很可惜的是,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寻淮洲将军,很快就会在十二月十四日战死于皖南的谭家桥,从此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成为党史和革命史上一个不怎么被人关注的名字。
至于他们带着的红十九师……嗯。说是一支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大军也不为过。由于离开根据地已经很久,军服物资无处补充。红军官兵只能有什么就穿什么,甚至把毯子披在身上,完全顾不得什么军容整齐的问题。若是论视觉效果和外观整齐,恐怕还不如王秋他们在古埃及见识过的罗马军团。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破烂、土气、穷困的叫花子军队,一群毫无奢华贵气可言的土包子指挥官,最终击败了一切“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国内外敌人,成为了中华大地、亿兆黎民的至高主宰……
另一方面,当王秋等一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