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民国女文青的悠闲生活(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民国女文青的悠闲生活(上) (第2/3页)

生灵涂炭的噩梦时代。

    这是一个泥沙俱下、叛服无常的黑暗年代。

    这也是一个思潮澎湃、学术升华的革新时代。

    总之,这是一个……最动荡和最激动人心的时代!

    在这个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黑暗前夜,曾有过智计百出的谋士运筹帷幄。曾有过卖国求荣的汉奸得意猖狂,曾有过横扫千军的勇将勒马扬鞭,曾有过慷慨激昂的文豪启发民智……更有许多不知名的热血青年,带着年轻人单纯的爱国热情。甘洒一腔热血舍身救国。最终却被残酷的命运送上断头台,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化作一朵朵灿烂的血花。

    ――英雄、汉奸,文人、武将,显贵、草莽,红颜、悍妇,在这烽火战乱之中逐一粉墨登场,用王道、霸道、权谋、血腥还有诡计,在这个血与火的大时代里。编织着一幕幕似曾相识的精彩大戏。

    然而,无论舞台上的戏剧是多么的精彩。承载着这一幕幕历史剧的中华大地,却已是不堪重负。

    即使是最香艳的桃色绯闻,最新潮的摩登时尚,最潇洒的风流倜傥,也改变不了这个时代的黑暗底色。

    从晚清到民国,经过连续几十年的内忧外患、征战动荡,这头沉睡的东方雄狮躯体上,早已布满了累累的伤痕,而其中最为扭曲丑陋却又最为繁华绚丽的一处伤痕,就是大上海的“十里洋场”……

    ―――――――――――――――――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上海公共租界

    十里洋场,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不尽那锦天绣地,舞不够那纸醉金迷。

    上海――这座被西方人称作“东方巴黎”的繁华城市――正用它独有的东方底蕴,混合着舶来的西方气质,吸引着无数人为之心醉神迷,趋之若鹜。。

    就连时局的动荡,政权的更迭,外敌的入侵,似乎也没有吓退那些对大上海心怀向往的人们。

    此时正值春末,树上嫩芽新退,翠绿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带起阵阵沙沙响声,澄澈的天空中零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