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7章 明级潜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7章 明级潜艇 (第2/3页)

转了一圈,回来后面色古怪的问朱斌:“我怎么看着跟咱们自己造的那艘不太一样啊!似乎有不少的多余结构,臃肿了不少。”

    朱斌道转头看看不远处的德国陪同人员,压低了声音道:“我们当然要留一手,否则什么都让德国人看了去,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把咱们给卖了?”

    陈少宽深以为然。点点头:“嗯,有道理。不过回去后,最好能比照201舰改进一下,能增强一些性能总是好的。”

    德国人表面上支持中国,实际上在中日之间一直在两面讨好。特别是今年,更开始绸缪跟日本的“反布尔什维克同盟”。缔结合作关系后,私底下怎么整,谁知道?

    而日本去年到今年也加大了从德国进口设备的力度,大型机床、水压机、炼钢设备和电子设备都弄得不少,把个希特勒美得冒,中日两国标着劲的增强战争潜力,他们这设备供应商赚的盆满钵满!若以无底线的程度去猜测,甚至为了刺激日本人,说不准就泄露一些中国武器装备和技术的零散情报,逼得日本加大进口力度。

    这种事情,不是干不出来啊!反正朱斌知道,如果有这样的机会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去干的。

    接着又去看潜艇。

    当初朱斌一共下了十艘潜艇的订单,但在选型上,却没有要德国人自己装备的i、ii、vii三种型号的潜艇,而是选择了最大的一款ix型。对于这样的选择,德国海军中校卡尔邓尼茨很不然以为然,曾不止一次的跟派驻此处的特遣舰队工程师伍景英讨论,觉得中国人完全不懂潜艇作战的奥妙,选择这种大型潜艇是很不明智的。

    伍景英总工却不那么看,通过对舰队内部资料的学习了解,他对潜艇作战有着自己的认知。中国与德国的情况有些相似,有些不一样,完全照着德国那套战术理论来建立海军会死的很难看。

    比如说,邓尼茨认为,潜艇只有在极特殊的场合中才会与潜艇作战,因此无须考量假想敌同类型的舰艇性能,因而无须在乎他国潜艇之大小;也认为潜艇一旦超过一定的体积将会有损其特殊作战的效能、下潜机动性与时间也将不利于作战。“4艘中型潜艇远比1艘大型潜艇要容易发现敌人并取得更多战果”的观点为其“集结战术”的核心概念。

    因此觉得,潜艇的主要作战任务是用来破交,和集结多艘对敌之舰艇进行猎杀。

    这种理论不能说错,因为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对付英国的海上运输货轮,或者落单的驱逐舰之类,他这么干是能节省资源,保证自己生存能力。

    中国海军则不同,首先要对付的敌人便是日本舰队,当然进行破交也是首要任务,但对付日本规模不小且吨位巨大的潜艇部队也是重要任务之一。并且因为早早解决了充气管和高能电池组以及过氧化氢制氧技术的瓶颈,可以然潜艇在200米以下的深度长时间潜行并发起突然袭击,而不像德国目前所知一样,随时都要小心驱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