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德国人,何部长 六更之五! (第2/3页)
看看旁边在德国留过学懂德语的桂永清表情都不虞,不由的皱起眉头,这个魏采尔,一向目中无人,在中国这些日子里来,当真以为自己可以指挥着整个庞大的国家按照他的意思去转动吗?怪不得蒋委员长要让自己替换掉他来当总顾问,这种态度,就是很不利的因素,张嘴就得罪人啊!
作为一手最大程度保留下国防军骨干,并成功让他们成为德国重新武装的核心力量,塞克特有着远超常人的智慧,绝非魏采尔能比的。眼看老蒋对老将军越来越信任,公开宣称是最好的朋友,甚至让塞克特帮着主持工作,此等待遇差别,觉得来的早就占先的魏采尔大大的吃味,一有机会,立刻反唇相讥,气量太狭窄。
有这么一位在边上,塞克特和法肯豪森就不再讨论了。有没有价值,他们都清楚的很。
静静地看着各种武器装备试验全部完成,能拉上来的大炮都玩了个遍,甚至150mm加农炮都放平了直射一次,爆炸的烟雾团体积跟真炮弹差不多少,简直神奇无比啊!
塞克特忍不住问陈留青:“年轻人,你能不能大体的说说这是怎么做到的?嗯,是什么原理呢?”
对这位帮了不少忙的老将军,陈留青还是很尊重的,歉然的解释道:“尊敬的将军,太多的技术问题我不很懂。只是知道,组成子弹和炮弹的是一种极细粉末材料,被特殊工艺压制成型后,会非常坚固,不怕碰撞,也不会受潮。但通过枪械和大炮发射时,瞬间的高温火焰和气流会让子弹炮弹的结构受到破坏,出膛时仍能勉强保持完整。但只要碰到一丁点的阻力,就会像沙子一样的散掉,所以不会伤害到人。前提是不要打中眼睛。”
“喔,果然是很神奇的技术!”塞克特又不是专业人士,听不懂更多的技术问题,不过陈留青的话其实已经透露了许多,起码是设计方向和构思就很重要,但要想实现,那不知道要费多大劲。
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心中感叹朱斌背后gd实验室的深不可测,这种东西甚至比真的枪弹炮弹都难设计,需要花的时间只怕也要十几年甚至更久,而对方居然针对各种武器都拿出来样品,可见早有研究成果的,只是欠缺合适的契机。德国能有这样的合作盟友,真的很幸运啊!
想想国内已经走上快车道的复兴大业,充足的资金和大量的工作让经济危机造成的大萧条一扫而空。朱斌还顺带的接纳了数以万计国内不怎么喜欢的反对者,帮的忙真是不小!
又对陈留青道:“请转告我对朱先生的问候。希望一个月后的军演上能够跟他愉快的会面。”
陈留青回答:“我一定转告。”
桂永清和何应钦离这不远,听到了两人居然用德语交流,心中越发的惊奇和不安。陈留青。不过是当初义勇军里面比较有名的一员,两年时间里也应该不会有多大长进,去年的三个月短训谁都知道是应付差事的,想不到居然懂德语!还如此流畅!
更关键的是,貌似塞克特将军跟朱斌关系非同一般!竟然要朋友式的问候,这……貌似老将军也就对蒋委员长才那么好的脾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