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尼龙授权交换 (第2/3页)
的了,技术什么的,还真不是急需,这笔买卖,得跟中国人好好谈谈
然后在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尼龙、氨纶和凯夫拉的出现,引起了德国人的注意力
这些都是化学合成物技术,能够带来整个产业链的变化,建设一整条的高分子聚合物和化纤生产线,几乎能带动并改变整个的德国化学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建材、汽车等等无数个行业领域,比起坑爹的钛合金和高强合金好太多了最关键的是,它能和德国发达的煤化工以及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石油化工直接联系起来,形成上下链条,好处大大的啊
这才是德国需要的技术啊
当时就向朱斌提出来专利授权的事情,看在两方面合作这么友好的面子上,你怎么也得优先考虑一下?
朱斌当时的答复是非常爽快的,这个没有问题,等我们完成了工业化的生产研究后,第一个就向德国提供相关技术和设备
德国人起初很高兴,接着就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了从夏天到现在,所谓的工业化生产设备还没有研究出来吗?通过顾问团的人一打听,人家范旭东一帮人搞的永利化工第一期化纤工程都快完成了从煤炭、石油化工提取的苯酚生产出己二酸,随后再用己二酸生产己二胺,再将制造“玄武岩纤维”的热熔拉丝技术嫁接上,生产出合格的高强度尼龙纤维
第一条生产线,预计在年底或者明年初就将投入使用
德国人顿时毛了,不带这样的啊不能你们一家人闷声大发财?合成纤维有多赚钱,看看芝加哥街头那些疯狂的娘们就知道了,中国人先后运送去三批数量不大的三种合成纤维制成品,全部被哄抢一空,甚至制造出一个短时间的黄牛市
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材料啊,大量投产带来的经济价值绝对以亿美元计算
但是不能跟朱斌翻脸或者来硬的,德国目前没那个本钱,gd实验室表现出来的实力也让人很是忌讳,这搞不好就是下一个洛克菲勒或者杜邦啊,甚至称为罗斯切尔德都有可能,德国崛起需要朋友,不是敌人,没必要闹得难看再加上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其他国家都还没有得到来自中国的专利授权和生产设备,德国人还是排在第一位的,想来想去,还是耐心的谈一谈
为人显得很诚恳的小克虏伯就被作为代表派来了这个事情,让克兰或者刘礼士这样的人张嘴,一定会被朱斌痛宰的,对小克虏伯么,彼此挺看对眼的朱斌貌似会手下留情一点
拐弯抹角的说了半天,朱斌好不容易理解了:“哦,你的意思是说,德国希望退还那批白银,然后先把高分子聚合实验室和尼龙、凯夫拉生产线尽快的帮德国建起来,并在这方面进行全面的技术合作,是这样吗?”
小克虏伯有点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这种事他觉得挺丢人,白银也是人家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