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3章 德国大竹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3章 德国大竹杠 (第3/3页)

加,这个要求不过分啊

    “让我们考虑一下。”

    德国人的态度还是比较诚恳的,没有用虚伪的推搪来糊弄。朱斌对此比较满意,紧跟着又提出第二个要求:“我想邀请一些德国著名的学者和专家去中国讲学,把德国先进的理念传播到东方去,加深我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谊,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可以到中国去就业,那里有太多的基础建设岗位,正适合他们从头开始熟悉工作。毕竟,我们用了那么多德国的设备,只有德国人能够发挥出它们的真正作用。”

    “这个可以吗?”。小克虏伯和克兰又瞪起眼来,一片的渴望。

    对于美国人蜂拥入中国,获得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挣着比本国内都要高的薪水,干着更加轻松的指导工作,德国人是很眼红的。当然英国人也眼红,奈何他们跟朱斌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老是在中日冲突中胡乱和稀泥,不肯表态,实在令人失望。因此,一直没给他们机会。

    德国不一样啊不用说在中国的那两百多人顾问团了,就凭如今朱斌带来的数以亿计的巨大订单,也得是好往来合作伙伴关系不是?那么弄个十万八万的德国人去远东工作,也没啥大问题?

    朱斌一直没怎么开口,德国人光是一船一船的往那边运设备,心里比较着急,但很矜持的没有开口问,这玩意不能掉价啊

    现在朱斌提出来了,两人顿时看到莫大的希望机会来了

    汉斯克兰严肃的道:“我认为,朱先生的提议非常好这将极大的促进中德两国的合作和谊,我们一定会尽力的促成”

    朱斌微笑点头:“那我等两位的好消息。”

    这个问题到了希特勒那里,就一点都不是问题了。要专家?要大学生?要工人?一切都不是问题当然看家的那些暂时不能去,看着不顺眼的可是有一大堆啊

    国社党或者说纳粹党的核心理念决定了,有相当一部分德国人是不符合国情的,这里边,各大学校的教授、学者、学生等占了起码三成比例的都在此列,今年下半年以来,各种排斥、驱赶、打击行为已经四处发生,德国学校的学生入学率和老师的在岗率都直线下降,希特勒没觉得有什么可惜。德国别的不说,人才,多的是

    这些人,留在国内还要占岗位,吃工资,享受福利待遇,增加负担,还可能成为不定时炸弹,赶到东方去换来实打实的黄金白银和战略资源,顺道增加点政治筹码,赚取点外汇,一举数得啊

    准了

    希特勒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这个合作提议。从内心里,他瞧不起东方人,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在他看来,这些德国的二等人去了远东也没有多大用处。想借助这些人振兴起来赶德国?门都没有伟大德国的智慧一向都掌握在雅利安优秀人种的手里啊这些杂鱼,见鬼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