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风波再起(下) (第2/3页)
豪之家多有钱粮仆役,这个时候不捐出来,难道是想支援蜀人?当富豪之家也遭到了与贫民百姓的同等遭遇,民间的怨言便更甚了。
这样的结果,在张华的意料之内。张华忠公爱国,却不一定爱民,就算爱民,这个时候不这样做,又哪来的兵员钱粮?作为最下层的百姓可以被统治者爱护,但当与其他阶层比较时,自然是被“牺牲”的一方了。
国家诚然靠着底层百姓支撑,可国家的上层从不是这些人决定的。为了魏国的最后一战,这个时候张华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兵员和劳役源源不绝送往许昌,许昌城内更是一派壮烈的气氛。豪族世家在软硬兼施的政策下不得不送出了大量的仆役与财富。往日里一个个炫耀财富,奢靡成风,这个时候想装穷也是无从装起。
一队队的魏兵巡视街头,接着决战的当口城中的言论,消息的传递都被司马炎控制起来。
烟尘滚滚,人声鼎沸,繁华的许昌转而像是一个巨大的集市,大量的人员与货车涌入城中,瞬间胀满了许昌城!
司马炎与张华每日在府邸之内商讨各类事宜,几乎是寸步不离,朝中文武也是往来不断,无论是心中抱有何种想法,对于司马炎敢于决战的气魄都是无比的钦佩!
兵员逐渐的到位,新兵老兵参差不齐,各方将领紧锣密鼓的操练军卒,却还是有一个缺陷,那便是还没有一个主帅!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眼下的曹魏更是如此。
如此大的动作让在各地作战的蜀军也是深为重视,许昌在短短一月之中便聚集了二十五万的兵力,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蜀军的兵力不足以攻入宛城,也经不起大量的消耗,尤其是许昌魏军飞速膨胀之后,刘禅也好,姜维也罢,都不赞成强攻宛城的做法。
宛城守将乃是杜预,就算不攻城,又不能放任不管。要知道城中的魏军还有五六万人,城外如果不留下十万蜀军,甚至更多的兵力,就算是姜维和刘禅,羊祜也没有足够的把握困住杜预。
可留下超过十万的兵力之后,又拿什么应付许昌的司马炎?
张华不愧是司马昭倚重的智者,早已洞悉了蜀军的尴尬。蜀军战力奇强,兵力也是不少,但同时在各条战线作战,兵力难免就变得单薄了。这还是那个老问题,当年的蜀汉最理想的状态是分两路进兵,一路出川,一路出荆州,而江南乃是东吴负责的部分。
而今蜀汉吞并了东吴,虽然大肆发兵,但顾及国内的生产,后劲儿自然不足了。若是许昌一线早就有二三十万的魏军,蜀军也不会选择这一侧重点突破吧……
胡奋的病情很是严重,很快被送到了许昌治疗。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