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战事终焉(下) (第2/3页)
功亏一篑,杜预心中抱着无尽的遗憾,可心思依旧是沉稳缜密。虽然有蛮兵悍勇助战,可蜀军的总体实力还不足以击败自己的全师。这个时候选择退兵,而非拼个生死,很多都不理解,却又不认同这是最佳的时机。
襄阳毕竟在长江以南,魏军的补给兵力,甚至退兵路线皆需渡过长江方可。之前蜀汉大将罗宪的水军虽然遭到了江夏魏军的突袭,但其残部却是占据了长江上游,时不时的袭击过往的魏国战船。而羊祜从南海以及荆州南部带来的蜀汉水军正在跃跃欲试,若非所有兵力都集中在陆地突破,抢着护卫襄阳的话,魏国的退路恐怕要经过一番严峻的考验了。
远道而来,蜀军急于在襄阳护卫刘禅的安全,若是和为军队对峙上了,杜预十分肯定蜀军一定会分出兵力来截断魏军的后路。能否击败魏国水军这是一个问号,可一旦击败了护卫长江的魏国江夏水军,杜预和数万魏军等若被包围在襄阳,无援无粮,只能坐以待毙。
处于此种考虑,杜预自然不会选择和蜀军硬拼之后,待蜀军确认了刘禅的安全,再来他踏踏实实的和自己较量。只能是趁着蜀军不敢分散兵力,尚未抵达襄阳之时,迅速的退走。如此一来还可以保存有生力量,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曹魏依然占据新野等地,等于恢复了先前的版图——更重要的是,此战虽然没能擒下蜀汉皇帝,但也一举摧毁了襄樊之地,蜀军想恢复元气,至少要休养生息个三五年方可了。
本来的战略目的便是如此,能否擒住刘禅倒是一个意外,留下来有被人切断后路,孤立无援的危险,选择退兵也达到了先前设定的战略目的。曹魏并非是一味的挨打,蜀汉下次出兵之前必须要多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才行了。
羊祜和文鸯的各军都是奔赴襄阳,魏军却是趁机撤走,沿途毫无阻碍顺利的撤往北岸。对于江北杜预同样抱有忧虑,早已计划好的各路援军迟迟没有动静,难道江北也有蜀军活动不成!?
江北的魏军并非是不想增援襄樊,只是蜀汉大将军姜维亲自引兵赶到,魏军不仅是难以分身,更是节节败退。司马干不过中平之才,王濬虽然善于作战,但和姜维这举世无双的智将一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姜维带领蜀军设计杀的魏军大败,便意图赶赴长江南岸救援襄阳。那魏军被姜维杀的胆寒,王濬却是不服!你姜维的谋略确实比我高超,武艺也在我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