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国破(下) (第2/3页)
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只有时间才能验证所谓的“对”或是“错”。
薛莹是一个忠臣,忠臣并非只有薛莹一个。有的人到死都不肯放弃自己的信仰,有的人觉得无可挽回之时便果断的放弃。前者往往被称为愚忠,被当做正面形象宣传,后者称为识时务,留的有用之身做更有意义的事。
薛莹和诸葛靓恰好就是这么两个人,一心尽忠的薛莹不在乎什么气数,因为只要自己在一天就决不让这气数走到尽头!诸葛靓却是不然,魏国是自己的故乡,而自己的父亲家族都是死在魏人的手中。按说,自己应当站在东吴一方和魏军死磕到底,可是诸葛靓只是觉得那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吴国到了这个地步距离灭亡不过半步之遥,这并非是人力可以挽回的,这是天意,是气数。所以当诸葛靓看到薛莹在内外交困之际仍是忙于守卫建业,诸葛靓心中只是觉得感动,也只是感动罢了。
吴主孙亮对于薛莹射杀薛珝一事并没有追究,可也没有嘉奖,这样一个暧昧的态度不用说又是朝中群臣的力量。薛莹,诸葛靓本来就是少数一方,是另类,现在这群人里又是多了一个人——全尚。全氏家族老早就跑到魏国逍遥自在去了,全尚却是留下。有人说全尚是来不及跑,有人说全尚是留下要抱负孙綝,孙峻兄弟,也有人说全尚是个大忠臣,没有人知道全尚怎样想,可这事儿如今和薛莹杀兄的事情放在一起被吵的沸沸扬扬。
各大世家的眼里揉不得沙子,也容不下朝中有人唱对台戏。全尚算什么?不过是有协助孙亮铲除孙綝的功劳罢了。全氏的名声早就被搞臭,全尚也没有什么势力,这样的老家伙还跳出来想和各大世家掰掰手腕,那等于自取其辱一般。全尚唯一的靠山就是皇上,可孙亮在群臣的轮番轰炸之下已经是不知所措,全尚还能指望谁?
薛珝的死皇帝不说话,等于默认其他人说话。薛氏的家属,朝中的大臣,甚至城里的百姓都要声讨薛莹这个不肖之人!薛莹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城头上过,即使这样城中还是不断传出骂声。换做是一般人,心里早就崩溃了,这是自己的哥哥,唯一的兄长啊!可是薛莹强忍悲痛依然不断的整顿防务,因为有一批人支持他,建业守军。
军人也是来自于百姓,打仗之外军人也要比百姓有荣誉感和责任感。国家兴亡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