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四方而立(上) (第2/3页)
不吃,因此深受军卒的爱戴。
有这么一个得军心的人物,又是智勇双全的家伙,吴郡虽然被周处,朱异,钟离牧这吴国堪称前十的三大将领围攻,始终都是屹立不倒,不为所动。
战事持续半月有余,吴军的围攻开始渐渐松动。吴国内部的叛乱和山越的不断肆虐要比吴国君臣想象的严重得多。其实山越依旧是山越,山贼也不过是山贼,只是东吴派去的将领和兵士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兵力又不见增多。数量无法弥补质量导致了连番的失利,使得山越和山贼气焰更加嚣张。
荆州和交州浑然一体难以攻占,魏军的几处布防自成一派铁板一块,可怜江东志士满怀一腔热血却是没有任何收获,反倒是自身损兵折将内患加剧。无奈之下只好收兵暂时整顿内患,征伐失利的吴军除了留下兵力固守领地外,都是开赴吴国内陆平定山越和山贼。
塞北异族和西域的异族侵袭魏国以及蜀汉给了东吴喘息的时间,这天下形势虽然乱了,可魏国司马昭与蜀汉刘禅的心中还是有谱的。就算国中再乱也不能让吴人有所恢复,否则那将成为心腹大患。
异族牵制蜀魏,蜀魏同样利用异族来牵制东吴。江东孙氏立国数十年都未除掉的山越就是魏国和蜀汉利用的“武器”。曹魏在建业和吴郡都有屯兵,加上强势的水军派出使者和细作到吴国内陆联系山越山贼简直是易如反掌;蜀汉占据荆州交州想渗透进吴国内陆更是顺流顺风。山越本身就是好战分子,没有蜀汉和曹魏煽风点火都是叛乱,有了二国的“指点”和“增援”更是敞开了和吴人较劲儿。
反观东吴就算主力来了也要带着三分顾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山越那十几万人叛乱想要凭借武力灭掉,自身的损耗不说,时间上也不是一两个月可以搞定的,甚至一个不小心把自己性命搭上都是犹未可知的事情。
吴国忙于平定山越和山贼,短时期内再也无力反攻魏国和蜀汉,于是世人的焦点便集中在了蜀汉和曹魏与异族的战斗上。塞北异族利用骑兵的速度近乎将整个河北以及辽东分割为数个纵横数百里的大战场,然后由异族的步兵逐步蚕食各个城县。其中司马望的大军被困在了幽州,而钟会则是在并州生死未卜。
这北方的两大指挥系统被异族切断,余下的魏军虽然各自抱团,但缺乏统一指挥和足够的兵力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完全落入了异族的掌控之中。青州和兖州,豫州乃至洛阳的魏军纷纷派兵北上,效果却是不佳。魏国的兵力为了夺取江东和驻守边陲,中原之地的兵力几乎掏空。就算能够分出些兵力战斗力也都是颇弱。包括将领在内都和江东以及北方的军队要差上许多。
司马昭给出的指示是抢先支援并州,冀州,幽州,遏制住异族继续南下的态势,然后稳步的予以还击。这一策略甚是稳妥,也符合曹魏目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