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愈演愈烈(上) (第2/3页)
起来――内中的缘由绝不单纯。
吴国聚集兵力平定了数处的山越,其中俘虏的山越族人提供了让吴人震惊的消息。这次山越爆发除了是山越的本意,更是魏国暗中派人煽动的结果。魏人无法直接接触到山越,可吴地却有不少对于孙氏政权不满,希望和北方联络的百姓和富户。
这些人长期的,秘密的和魏国联络,一是对吴国不满,二是给自己起事制造声势,再借着山越爆发这个由头揭竿而起,其效果自然要比孤零零的挺身而出好的多。
暗中推波助澜的自然是司马昭,吴国倾尽所有全力北伐,魏国除了在正面军事上和吴国抗衡外,暗中更是用了不知多少的小动作。山越和一些长期与魏国保持联络,怀有贰心的“吴奸”们不看到利益是不肯动手的。
隔着长江的魏国只能给予这些人封赏和地位,其他的全靠自己。这样的条件与其说是魏国鼓动,不如说是这些想要揭竿而起的家伙们利用魏国自抬身价。无论从那种角度入手,终究是给吴国造成不小的麻烦。
别看司马昭陈兵吴魏边界,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魏国的内部难道就是铁板一块么?
不尽然,北方匈奴问题同样牵扯魏国许多精力,在丧失了大片领土之后,紧紧围绕在司马氏周围的中原官僚们也开始滋生了让司马氏不爽的念头。对于蜀汉的兵器斗具吴国只是从侧面听说,而魏国尤其是十几万大军却是正面领教到的。
军事上的完败不足以形容魏人的惨淡,心里底线一再下跌才是魏人心气儿不足,甚至有了悲观情绪的根由所在。这个时候司马昭一面安抚内部,一面耀武江东,其目的便是告诉天下人,魏国仍有余力。
司马昭和吴主孙亮都有自己的算盘,无论是谁的算盘,吴国内部的山越叛乱似乎都应该到此为止。
然而事实却告诉这些当世的智者们,你们错了……
山越被吴军不断的征讨,不断的讨平,然而扑灭了这边,身后又是接连冒出了几处。吴**队疲于奔命征战,虽然也是胜多败少可局面一点也没有好转,反而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封锁建业和切断魏蜀两国使者对外的联系,有一半的原因也是顾虑此事,吴国内部的问题实在不宜传出国去。若是连山越都对付不了,魏国不挥军南下才怪呢……
黄崇和荀勖当然不知晓吴人的“敦敦教导”竟然是事实――一些商人和商队在吴国的主要交通要道上也频频遭到山越和山贼的袭击。
这并非是吴人危言耸听!
山越爆发的地点在江东内部,荆州地区相对要稳定许多。西陵督步协,荆州督陆抗皆是江东一流的名将,有二人分别镇守南北荆州其效果竟然被吴国内陆还要好上许多。
可惜这只是治标,维持江东在荆州的防线稳固而已,对于山越频发的地带,荆州军是鞭长莫及……
被铺的山越透露了魏人的穿针引线,这让吴主孙亮震怒不已!明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