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章 孤城(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6章 孤城(2) (第2/3页)

个德行,作为吴军的将领文钦等人都是脸上无光。最关键的是吴军主力这么一撤,让这批舍生忘死杀入城中的吴军先锋也成了被遗弃的孤军。这个时候所谓的请罪不过是一种姿态,实际上文钦等人和诸葛诞已经是一条船上的难兄难弟了。

    诸葛诞自然明白大家的处境相同,换做以往这朱成多半还有活命的机会,文钦这老冤家是肯定要处死的。不过眼下的局势多一分力量就多一分突围的把握,文钦的骁勇善战人人皆知,这批吴军杀入寿春时的战力大家也是看的清楚。处罚文钦等人无疑是自毁长城的做法,诸葛诞是否有心追究都不重要,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主公,此时应先安抚各应军士及城中百姓为先。”焦彝道。

    “此事便交你负责,众将各自尽力安抚军卒百姓,此乃寿春稳固之根基,不可怠慢!”诸葛诞点头称赞。

    “主公,末将以为应多方打探城外的情报,包括吴军为何走的如此迅速,军情为先!”接着说话的是朱成,对于吴人的动作朱成始终是耿耿于怀。

    “子方所言也有道理,此事便交由子方处理。此外要严密监视魏军的部署,每日都要呈报。”诸葛诞嘱咐了几句。

    “将军,在下认为困守恐怕再无意义,还是早做打算的好。”文钦紧锁眉头提议道。

    诸葛诞闻言没有说话,也是在思考文钦的提议。城外的魏军的防线一日强似一日,城中的士气一天比一天下降,时间久了寿春不攻自破也是有可能的。军卒百姓起了异心一时可以弹压,可弹压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终究会出乱子。突围是迟早的,只是要选一个有利于自身的时机突围才是关键。

    “是应该着手准备,不过……应选何处突围呢?”诸葛诞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众将听诸葛诞如此说,都是各自思索应该选择何处突围。其实所谓为的“何处”看似指的是突围的方向,实际上却是诸葛诞在问众将,大家的归宿究竟在哪里。诸葛诞揭竿而起讨伐司马昭,已经是魏国的叛将。魏国是司马昭的天下,诸葛诞等人自然是回不去了。

    吴国是一条路,但是吴军数次失败,甚至全怿等标志性的将领都投降了魏军。孙綝的大军又是不知为何的匆忙撤走,把诸葛诞等人弃之不顾。虽说诸葛诞向东吴称臣,可这样无情无义没有信用的君主,又怎么会让人信任?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诸葛诞的价值便在于寿春以及手中的十余万人马。所以东吴才会不辞辛苦,倾全国之力来救诸葛诞。突围若是成功,能回到吴国的人马也不会多,那个时候吴人对这一票淮南残兵是何态度便不好说了。

    文钦,唐咨等人也是犹豫,自己背叛魏国投靠了吴国。现在吴人把这支吴军扔在二十万魏军之中不管,显然文钦唐咨已经成了吴人的弃子,再舍命回到江东会是什么结局也不好说。

    寿春城外,司马昭也正召集各营统帅交代布置如何抵挡淮南军的猛攻。魏军虽然战局人数的优势,并且拥有一套完整的防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