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章 北伐之计(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章 北伐之计(1) (第2/3页)

上四处应酬各族,实际上已经借此机会将各族的底细摸清。大多数的蛮人就算知道诸葛瞻再套自己的底细,也是愿意倾吐。

    响应武阳的三处叛军都被平定,蛮人们也没了主意。初时感觉这蜀国岌岌可危,几天的功夫自己这几万人被孤立了起来。看来蜀国的官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并非是之前武阳城守军的水平。

    当晚各族首领齐聚,诸葛瞻也是出席。大家十几天来都是彼此熟悉,推杯换盏不在话下。琴棋书画诸葛瞻样样擅长,又通古博今机智巧言,言谈之中颇有当年诸葛亮的几分风范。曾经见过诸葛亮的蛮族老者都是如此称赞,如此一来众人更加迷恋诸葛瞻的风采。

    酒席之间诸葛瞻话题陡然一转,终于聊到了正题。几个被陈袛拉拢的蛮族首领还待狡辩,可在场的有二三十名族长,谎言很快就被揭穿。同样的解释从诸葛瞻嘴中说出说服力暴增,其实之前阎宇都说了几十遍……所谓众怒难犯,被陈袛拉拢的几人自知狡辩无用只得认栽。陈氏党羽见状便想逃之夭夭,早被各族勇士一拥而上尽数擒获。

    陈袛拉拢的几族都是大族,人数上就算不占优势,也不是其他各族可以轻易击败的。但这酒席宴上,外面是自己的族人,里面坐的却是外族居多。想要挣扎逃命也是有心无力。不过一夜的时间,相关的人犯尽数抓获。足有四百人之多,都是参与反叛的骨干分子,大多数人都参与了对武阳太守府的攻打和围杀。

    胡济,阎宇见诸葛瞻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的瓦解叛军,均是高兴。于是留下阎宇负责后事,胡济诸葛瞻带着人犯返回成都。随行的还有近千蛮人,都是各族的首领和使者,带着珍奇珠宝等随同前往请罪。

    寿春的日子并不好过,对于文钦,唐咨等人来讲尤其难过。全怿带着吴军投靠了司马昭,城中的淮南军对于入城的这五千多吴兵始终保持距离。也不能怪淮南军将,吴国本土的将领都投降了,这些曾经的魏国叛将又怎能靠得住呢。

    若非朱成,焦彝苦苦相劝,诸葛诞早对这几千吴人动了手。这东吴援军没带来援助不说,反而使自家士气跌到了低谷。更可气的是带兵的全怿不按照约定进兵,害的淮南军损失惨重,到头全怿自己投降了魏人。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又想起和文钦的旧怨,正是怒火中烧。

    焦彝和朱成对吴人也是愤恨,可诸葛诞已经投身东吴儿子都送了过去,这个时候还是整合军力保住寿春的好。文钦等人在,吴人才会继续支援寿春。一旦杀了城中的吴军惹恼了东吴,那便是自掘坟墓。

    诸葛诞并非不识大体之人,明白二人所讲的都是实情,于是强压着怒火接待了文钦。文钦身知自己处境,于是开诚布公的道明了来意。现在大家坐的是同一条船。互相残杀自己一定是被杀的一方,但诸葛诞也会因此失去军心和外援。与其这样倒不如暂时放下恩怨,等过了这一关回头再算旧账也不晚。按照文钦的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