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平乱(1) (第2/3页)
何追赶就到了一匹烈马的身侧,一手抓住马鬃,身子一跃骑在马背之上。那马见有人骑了上来更是惊怒,没等马匹有何动作马承抢先出手猛的一拉缰绳。马匹顺势前足高抬,后腿蹬地甩来甩去想把背上的人甩掉。马承也是手脚同时发力,那马后脚立地转了三圈终于是没了脾气。一连三匹烈马被马承如法炮制先后驯服,另外几匹马也都被几个少年制服。庄内遍地狼藉,人们忙着抢救伤员,马氏父子四人却是翻身下马走到关彝二人面前。马承拱手道:“自古英雄出少年,两位将军大名马某早有耳闻,不知是两位驾到还请恕罪。”
这话说得极为客气,马承已是四十多岁的人,关张加起来也不超过五十岁,依照辈分马承更是二人的父辈。关彝,张遵见状连忙跪拜道:“小子鲁莽险酿大祸,还请叔父责罚。”马承身后的三个儿子见二人如此神情略有缓和。
“小儿不谙世事,若非二位贤侄出手教训,才是早晚必酿大祸。”马承笑着扶住二人,自己只是侯爷而已,对方虽然是小辈可更是货真价实的大官,陛下眼前的红人,自己当然不会让二人真的跪下。
“三位兄弟不愧是将门虎子,功夫了得,方才多有得罪还请恕罪。”关张二人接着向马家兄弟致歉。
四周的庄客本指望庄主出头,见庄主一家人都是客客气气心知是没了指望,于是各自打扫,有几人将马匹都牵到了别院。
马承将二人让入客厅,众人分宾主落座自有下人递茶。彼此寒暄了一阵马承笑着问道:“二位贤侄可是需要用马,和老夫知会一声便有好马送到府上。”
全氏举族投魏的消息没几天的功夫传遍了江南各地,吴国朝野一片哗然。江东全氏起于全柔,在东汉灵帝时全柔被举为孝廉,补尚书郎右丞的位置。孝廉是东汉时期察举的一个科目,察举则是汉朝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各个郡国每年都要向朝廷举荐孝者,廉者各一人,被举荐的人往往称为孝廉。因为汉朝独尊儒术的关系,朝廷十分看重个人的德行。希望通过这种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的舆论和风尚可以起到潜移默化,教育百姓的作用。事实上不少公卿大臣都是孝廉出身,对于汉代的政治有非常大的影响。
当时恰逢董卓之乱,全柔被委派到会稽做东部都尉。孙策入吴时引起了江东各大世家的抵抗,全柔率先举兵依附了孙策,由此全家开始逐步旺盛。到了全琮这一代,不仅战功卓着便是朝堂之上也联合孙鲁班打垮了江东的张,顾等大族,在皇位继承上占到了先机。
论能力,无论文武全怿等人都不属于江东最为优秀的一脉。但比影响力,除了如日中天的孙綝外,全家便是如今江东最大的宗族之一。这也是为何钟会愿意劝降全怿的原因,全家的倒戈让对东吴各个层面都是非常大的打击。
当孙綝听到全家举族北迁的消息后,脸色铁青把留守江东的将领骂了一遍又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