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李尚之子 (第2/3页)
随后开始无限制召唤。
“鲁班:能力:74,忠诚:”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郑和:能力:85,忠诚:”
郑和(1371-1433),原名马三保。出身云南咸阳世家,明朝伟大的航海家。1381年(洪武十三年)冬,明军进攻云南。10岁的马三保被掳入明营,受宫成为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为朱棣立下战功。1404年(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1年(宣德六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秦天让鲁班入工部,至于郑和,秦天仰慕已久,七下西洋之壮举,让秦天钦佩,所以决定调动蔡瑁于长沙训练水军,至于郑和则继续准备下西洋。
……
天黑之后,
李尚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叹了一口气,准备回府,心中暗自庆幸今日国君仁德,若不然今天可就悬了,坐着马车回到府邸之时,恰好碰到一个大夫面色匆匆的往外面走,脸上也不知道是默哀还是幸灾乐祸。
李尚骤然之间感到一丝不妙,连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