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兵谏 (第1/3页)
定力寺中。
章越再度迁此。
在这浊流滚滚的尘世间,找一个清净的地方,着实不容易。
上一次迁定力寺是违背官家的意思,对辽国强硬态度所至,韩忠彦出使辽国,挑衅了辽主。
加上彗星出现,自己被迫辞相,在定力寺里住了几十日。
如今故地重游,也是亲切。
在此迎接章越的,依旧是老友智能长老。智能长老也是一个传奇,他重病了一年,本是时日无多,但过些日子总是挺过去了。
下面的僧人问他,他总是说自己尘缘未了。
直到章越入寺一日,对方居然又可以起身,
此番二人重逢。
智能长老强撑病体见章越。
智能长老给章越点了一盏灯,二人处于狭小的禅房中,正好可以看清彼此相貌。
“魏公为何三度辞相呢?”
“自幼苦读,所求不过宰执之位。而今唾手可得时.“章越忽地一笑,齿间竟有轻颤,“却怕了。“
智能长老拨了拨油灯,对章越道:“魏公并非叶公好龙之人。”
章越道:“不错,我是想到以后的局面。”
“我非能狠下心肠之人。”
章越说到这里,端起面前茶盏欲饮旋又放下。
智能长老道:“所以魏公避入定力寺,是求一个心安是吗?”
章越点点头道:“大师还记得当初在寺中,你我所言吗?”
智能长老道:“记得,贫僧记得魏公说过工资,利润,地租三者。”
章越道:“然也,纵观王朝末年都有一个景象,那就是商业畸形之繁荣,无组织之力破坏着整个国家。”
智能长老道:“魏公,此话贫僧不解。”
章越道:“其实就是熵增,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文明,都要从有组织,至无组织,最后都要消亡,这就是天道。”
“就好你我二十岁时身强力壮,到了五六十岁,机体衰弱,身子大不如前,国家也是一样。”
“朝廷建国初五十年,尚称太平,稍有什么变动,朝廷也可对付,就好比人在青壮年不拿小疾小病当回事。但至百年时,已是难以为继,贪污横行,效率低下,这就是有组织成为无组织一步。”
“这是任何王朝都难以改变的,如此时日再久了,不是亡于内,便是亡于外。”
“若王朝要继续,就必须负熵,从无组织变成有组织。”
“这就好比人有块腐肉,若不剜去,腐肉累生,一旦剜去腐肉,但新肉可生。但是难就难在这腐肉,不是人人敢剜。亦或者是长得太深,甚至与人休戚与共,一旦剜之,则人因失血过多则立死。”
智能长老闻言道:“如此谁来下这个手?谁来动此念头?”
章越沉默了片刻道:“当初我制举时,以‘强庄’二字为题目,主张以中央集权之方式,自上而下绳之……荆公为之,不是不好,但弊处亦不少。”
智能长老道:“章公所论国家大事,贫僧乃方外之人不甚明白。贫僧只知人性是善,还是恶。”
“若性恶,则自身不能解之,需靠一个外力来纠之。”
“若是性善,则不需外力而为,明心见性即可。”
章越明白智能的意思,儒家讲性善,通过讲道德,人性的自觉来逐步改善社会的现状。
法家不相信人性,所以通过外力(变法),来引导人性。
章越道:“若民智难开,外力是何物?”
智能长老合十道:“魏公之言似对未来很是失望,贫僧以为,既是天人本是一体,又何来外力呢?”
章越叹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本吾之志也。”
“如今……我只思如何能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
智能长老合十道:“魏公之惑,贫僧不能解,唯有魏公自己能解。”
“不如坐关以明晰。”
……
雪中的定力寺钟声杳杳。当太后銮驾碾过结冰的御沟时。
御道两侧早已肃清,金吾卫持戟而立,铁甲映着晨光,森然如林。
寺前石阶上扫得一尘不染,僧众披袈裟分列寺门前,低眉合掌,梵呗声随钟鼓悠悠荡开。
张茂则先行抵达,他指尖一抬,内侍省二十四名青衣宦官齐刷刷跪伏道旁,手中朱漆托盘高举过顶——盘中盛着御赐的鎏金香炉、伽蓝袈裟、贝叶经卷,连那装裱经文的紫檀匣子都镂着双凤衔芝的纹样。
忽听净鞭三响,羽葆仪仗自晨雾中渐显。十六名绛衣力士抬着太后銮舆稳步而来,舆顶金凤衔着的流苏随步摇晃。
阶下百官屏息,却见太后忽将手中暖炉递给张茂则,
风骤起,吹得寺周经幡猎猎作响。
住持亲迎,引高太后入内奉香。
奉香后,住持捧出香茗,高太后问道:“章卿可在寺中。”
住持答道:“回禀太皇太后,章魏公确在寺内。”
“为何不来接驾?“
“魏公在本寺念佛堂打禅七,不能见客。”
“哦?”高太后凤目一凛。
张茂则方知自己失察,打禅七是禅宗的一等修行办法。
每个冬安居都要举行“打禅七”的修行,期限是七七四十九天。
在这七七四十九日内,打七者必须专修佛法,不能见客。
张茂则问道:“魏公出了家不成?”
住持合十道:“魏公以居士身份独坐禅堂,每日仅受一餐,余时不见外客。“
高太后也是修佛之人,当然知道打禅七是何等的修行方式。
一个人独自在一个佛堂里坐禅七七四十九天,其中不接受任何外界的消息,此心之诚换了自己都做不到。
主持徐徐道:“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只要断去前六识,便不能入末那识。打七也是打末那识。”
“人之作念都是末那识动其,这也是善恶高低作怪之由来,华严经有云,起心动念惊动十方神煞。而前七识最后皆作阿赖耶识,明心见性后便成宝藏。”
高太后道:“老身平日观香三个时辰都难,章卿能坐禅七七四十九天,倒是佩服。今日已是第几日了?”
“第三天。”
高太后点点头,这一次若没见到章越,她真可谓是颜面尽失。
“章卿既是打七坐禅,那么与辽谈判之事,当交待给何人?此时此刻,实容不得了。”
高太后与张茂则言语。
“章卿在哪,老身亲自问询。”
……
雪压松枝,佛堂幽寂。
住持不敢违逆太后懿旨,只得引凤驾轻移至偏院深处。
这个佛堂位于定力寺的极偏之处。
现在孤零零的佛堂矗立雪中,门窗紧闭,仅留一掌宽的窗格递送饮食。
高太后驻足门前,凤眸微眯:“若是不慎走水,魏公也不出来么?“
住持合十低诵佛号,不敢作答。
太后轻叹,张茂则会意,立即命人拆去门板。高太后摆手止住欲随行的侍从,独自持烛步入。烛光摇曳中,但见一袭僧袍的章越盘坐蒲团,双目紧闭如入定老僧,对周遭动静恍若未觉。
高太后驻足在旁,缓缓道:“国家危难,老身不得不打搅章卿清修参禅了。”
太后声音在空寂的堂内格外清晰。
却见章越缓缓睁开眼睛,眼见高太后在旁突是一愣,旋即拜倒在地:“不知太后亲临,臣有失远迎,还请太后恕罪。”
随侍忙搬来坐具,添烛奉茶。高太后凝视章越消瘦的面容,由衷道:“卿能舍富贵修禅七,着实令老身钦佩。“
这话绝非客套,想那大理国君尚能弃位出家,而眼前这位权倾朝野的重臣,竟真能淡看荣华。
章越恭敬道:“太后明鉴,臣所修不过皮毛。虽闭关于方寸之地,却难降伏心中妄念,实在惭愧。“
“哦?“太后凤眉微挑,“那侍中因何心乱?“这一声“侍中“的称呼,令章越心头凛然。
旋即章越道:“臣自小读书是孔孟之道,说实话有些书生的几分执拗气及不切实际的抱负,后到了西北领兵时,以申韩之法治军,又学得法家霸道。”
高太后摇头道:“法家之道,终究不是正途。”
章越道:“太后明鉴,后臣再度回到朝堂上时,见新法太急太苛,故在先帝面前有‘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之说。”
“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