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13韩国志愿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813韩国志愿兵 (第2/3页)

个年轻人点头道  其实  他认为  这名年轻人不是说的那么好  什么为国效力之类的  实际上  是为了自己來参军的

    韩国女王的征兵广告是基于张良不损伤民力的要求之下提出的  而且征召的还是志愿兵  也就是说当不当兵  全凭自愿  这种志愿兵的提出  是张良参考了秦国征兵制和魏国征兵制提出的韩国自己的征兵制度

    秦国实行的可是全国义务兵征召制度  只要国家下达动员令  秦国就可以迅速的征召起一支大军來  在秦国  人人都能打仗  加上武器越來越先进  就连女人都可以加入到战场去  但这样庞大的义务兵征召制度  对韩国來说并不适合  特别是庞大的军费开支  将会将刚刚有所积累的韩国家底耗空  这种做法实在是不可取  而且韩国征召这么多兵员也沒有任何用处  相反  征召的兵力越多  会得到秦国的猜疑  这样反而对韩国越來越不利

    而魏国的征兵制则是基于自愿和义务强征  自愿则是大量魏国重装步兵的重要來源  自愿者比强征者有有打仗的积极性  这也是魏国在战国初期就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义务强征  韩国之前也是这么做的  国家只要遭遇战争  只要是成年男子  悉数征集起來上战场

    这是所有韩国男子的义务  国家提供的只有武器  食物  其他的则是自己提供  这种全民皆兵的做法  造成韩**队的战力普遍不高

    不仅如此  魏国的战斗力也高不了那里去  特别是魏武卒一旦大量损失之后  在短期时间内就很难在组织起一支大军  除了国家常备军队之外  短期内征召起來的军队缺乏战斗力  他们沒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培训  特别是组织上的配合  这些都沒有  这导致士兵无法熟悉武器  更无法熟悉作战之间的配合

    秦军却除外  因为秦军频繁的爆发战争  国家动员兵力训练之间的间隔比短  最重要的是  士兵都富有作战经验  而且秦国的奖励制度驱使士兵积极参战

    同样  韩国和魏国两个国家  征召的士兵的作战积极性也不高  可以说是负数  他们不仅要缴纳大量的税赋  同时上战场之后  斩获敌人的首级获得的战功也无法晋升  按照韩国之前的征兵制度  贵族拥有一定的甲胄  武器  战车  所以  他们理所当然的成为军官  而平民  则沒有这么多的甲胄  武器  他们只能靠配发的武器成为步兵  至于奴隶  其命运更加悲惨

    正是这种严格的等级分化制度  导致整个韩军  魏军的战斗力提升非常的有限  士兵的作战积极性普遍不高  这直接导致士兵的战斗意志不够强  在强敌面前很容易崩溃  两国之前面对秦军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下  只能不停的割地  割地  以换取仅有的生存空间和活命的时间

    这种征兵制度的弊病早早的就被张良发现  现在  韩国新军建立  自然不能按照原來的方法进行征召军队

    “寡**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