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秦国的新式火炮 (第2/3页)
仅是长江水域。
那么,最后必然回到外交目的上,秦国将采取经济援助,武力打击,外交等手段达到让楚国开放黄金水道的目的。
这是尚文提前打好的战略规划,尚文将这种想法以备忘录的形式递交给了参谋部。这是秦国第一份备忘录。这份备忘录是秦国第一次正式的提出了控制长江黄金水道的想法。
而就在秦国高层准备提前为海军谋划的时候。秦国的火炮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火炮的重大突破在于解决了火炮严重的后坐力问題。秦国相继解决了火炮材料的问題。秦国有了质量耐力较高的冷轧钢和热轧钢。冷轧钢用于火炮的内衬,这样火炮炮弹产生的高温高压可以有效的控制。
炮身采用了缠丝炮身,筒紧炮身等技术之后。加上火炮的装药的改变。使用了威力更大的猛**,虽然只有单基装药,但这样的装药已经让火炮达到了惊人的射程。十里到十二里。这个射程超过了秦国所有远射程武器。
但问題也随着而來。火炮威力越來越大。后座力也越來越大。如果沒有很好的后坐力装置,秦国的一门火炮发射之后会退到后面很远的距离,而且发射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性也大受考验。也正是因为后坐力问題,秦国的制式火炮依然采用了较为落后的六寸火炮,只不过改进了炮弹,药包,以及装填方式,但后坐力不解决,秦国就不能拥有这种大威力火炮。
解决的办法总是有的,第一种钢性炮架应用在火炮上,但这种钢性炮架用在防守固定要塞还行。如果用于机动作战,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钢性炮架非常的笨重,如果使用马车拉的话,他的速度非常的慢,可以这么说,前线战争都打完了,这门火炮都到不了。秦国只采购了两门用于防守函谷关,其余的再也沒有采购。因为这种火炮实在是太笨重了。如果不是函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