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郭襄的高考志愿 (第2/3页)
听完她的话,唐晓生终于明白郭襄刚刚为会在房间里反复说“为会这样”“不可能”“回事”的话了。她保守估计能够考七百二十分,实际成绩恐怕还要高于这个分数。不难想象,郭襄这次高考的发挥几近完美,她的解答基本便是高考答案,也难怪她会如此吃惊。
得知郭襄考得如此理想,唐晓生为她高兴,为了这次高考,她也的确下了不少苦功,如今有这个好成绩,所有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既然估算的成绩已经出来了,也是时候考虑填报高考志愿的事。如果郭襄的估分没有的话,以七百二十的成绩,报考全国任何一所大学都没问题。
“襄儿,你准备考哪所大学?北大,还是清华呢?”唐晓生问道。
郭襄心里也没主意,朝众人说道我也不,大家给我点意见吧!”
“襄儿学的是理科,我觉得上清华大学比较合适,毕竟清华大学是全国理工类最强的大学。”唐晓生说道。
小龙女有点不同意见,说道北-京大学的理工科其实也很好,特别是理科方面。另外,我听说北大的未名湖很漂亮,我觉得襄儿应该会喜欢。”
唐晓生再次反对未名湖是不,但是清华大学的荷塘也不差。”
“可是,北大拥有全国大学最大的图书馆,国家重点学科是全国第一,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第一,国家基础科学基地是全国第一,院士还是全国第一。”
“清华大学并不逊色,在国内的综合大学排名中,它常年稳居第一位。”
……
就这样,众人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哪所大学更好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而听完他们的讨论,郭襄心里依然没有主意,因为两所大学似乎各有千秋,平分秋色,到底是报北--京大学好呢,还是清华大学呢?
要论综合实力,这两所大学应该是国内最顶尖的,自然是高考学子的第一选择。只是,无论是上北-京大学,还是上清华大学,这都意味着郭襄需要离开这座城市,前往北-京市上学,到时必然要与唐晓生等人分开。
上大学固然重要,但是对郭襄来说,能和杨过在一起更重要,因此,经过再三权衡,她决定要留在京华市上大学,于是说道大哥哥,我想好了,不上北-京大学,也不上清华大学,而上京华大学!”
京华大学位于京华市北郊,是十几年前才创办的新型结合性大学,从创立之初起,它的定位就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的百年名校相比,京华大学的底蕴确实要差不少,但是由于有京华市政府和市民的顶力支持,加上许多企业家的慷慨捐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京华大学也已经成了国内最顶尖的大学之一。
有许多京华市的学子,在高考之后,甚至舍弃上北大清华的机会,而留在京华大学就读。在前年,夏昭高考时,考得全市文科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完全有机会进入北大清华等全国其它地方的名校学习,但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京华大学。报考大学有时不仅是在选择大学,它同时也是在选择城市。
既然郭襄已经决定报考京华大学,那么报考志愿的事,便只剩下专业的选择。
大学学习的专业,虽然未必会成为一个人的终身职业,但是对于一个人的职业规划还是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完全马虎不得。
数年前,唐晓生在高考时,就是因为被不喜欢的医学类专业录取,他才果断放弃了学业,而选择到京华市影视成当演员。如果当初他选择学习医学专业,或许现在的他就是一名医生,而并非演员,整个人的生活轨迹也会完全不一样。
因此,在专业的选择上,唐晓生再三叮嘱郭襄,要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在针对这个问题,郭襄的思路倒是十分清晰,自从穿越到21世纪后,她对这个全新的世界便充满好奇,一直想好好了解这个世界。她甚至憧憬过这样一种生活:带上一把吉他,去环游世界。
可惜,在众多专业当中,并没有一个专业叫环游世界。经过一番考虑后,郭襄最终选择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