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05章 《永乐大典》(第一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05章 《永乐大典》(第一更) (第2/3页)

问题,怎么样子的赏赐都是太轻了。

    总算是唐少哲也没白忙活,最后不但可以在推广修真良种的时候被人挂在嘴上,更是以后续提供修真良种为由换取了朱棣的一个许诺。

    “呵呵,完成如此宏图伟业,国师但有要求,朕无一不准。”

    趁着朱棣现在心情好,唐少哲急忙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不料非但朱棣一脸惊讶,旁边的三位大学士更是表情骇然失色。

    “国师,朕没有听错吧?”看见唐少哲点头后,朱棣直接摇头道:“这不行,此事断不可为。非是朕出尔反尔,国师的要求实在很难。不如,国师另换要求如何?”

    旁边的金幼孜也点头道:“唐国师,你这又是何必呢?难道修真上界也对我尘世间的诸子百家也感兴趣么?此书历时六年方才编纂完成,举世之中也不过仅此一套而已。”

    “国师大人若是取走了此作,本朝文治之功岂非一朝尽废?何况其中所收录记载不过是尘世间千奇百态而已,修真上界又何以挂念呢?”

    眼见朱棣身边三位大学士相继反对,唐少哲不由心中大恨。刚才他提出想要换一套《永乐大典》给他,结果没想到刚才还好说话的几个人全部变了嘴脸。

    “其他要求国师当可随意提出,可《永乐大典》却是不行。朕聚天下良才美质,耗时六年方才编纂齐全。非是朕小气,实在是此书关系重大,不敢轻言相弃呀!国师大可以随意换个要求,朕绝无二话!”朱棣摇头跟拨浪鼓似的,一点商量的余地都不留。

    不过唐少哲也理解朱棣的心情,毕竟他所要求的《永乐大典》实在太过重要了。此书作为中国百科全书的文献集,仅仅目录就有60卷。

    正文长达22877卷之多,装成11095册,全书字数共计3亿7千万。《永乐大典》之中收录古代图书7、8千种,比清朝所编纂的《古书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都要强很多。

    可以说《永乐大典》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艺术瑰宝,甚至本身的价值是无限的。编纂此书的学者多达二千余人,个个都是名噪一时的儒学名家。

    不过《永乐大典》举世上下只有一部却也是事实,这种大部头的典籍全凭手抄完成。因此这一部书的价值究竟有多高,可想而知。

    历史上《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纂修完成后只抄录了一部,被称之为“永乐正本”;直到嘉靖朝担心只此一本万一有损伤就追悔莫及了,于是又重录了一本,被称之为“嘉靖副本”。后来永乐正本神秘失踪,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而剩下的嘉靖副本则在华夏国力衰微之时遭逢剧变,在一系列的毁损和被抢夺之后。在唐少哲的年代,全书《永乐大典》所剩不到800卷了。

    而这800卷还并非全部收藏在国内,至少有一半都落在国外的公立或私立博物馆与图书馆的手中。提起《永乐大典》可谓是无数人为之伤心的源头,华夏无数学者的生平憾事。

    唐少哲之前不太熟悉这事儿,还是上次《女史箴图》的拍卖会上,偶尔听到别人所说后才转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