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二七章 浮生未歇、可安定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二七章 浮生未歇、可安定否? (第2/3页)

支撑,出手一次就相当于耗费百年的命数,这代价同样是难以承受的。

    请“底蕴”出山去对付一个小辈,两害取其轻,九歌皇朝和清羽皇朝最终还是捏着鼻子应付着凯旋候。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大皇朝发现事情越来越不好办了。

    三年中,将内部纠纷一扫而空的大唐终于空出手来对付他们了。

    “内忧外患”之下,九歌皇朝和清羽皇朝终于开始妥协了。

    面子在利益面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再说九歌皇朝和清羽皇朝也没有亏损太多,不过是免费替养了一只数十万的铁骑,全当是送给大唐的礼物。

    面对九歌皇朝和清羽皇朝的“妥协”,大唐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是打到底,大唐王候不可轻辱,更何况老侯爷倾尽一切守住的山河,不是别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另一种声音是暂时性的妥协,这三年来大唐并不好过,光是揪出的一部分叛徒就让大唐伤筋动骨。

    谁也没有想到外界势力对于大唐军方的渗透已经到了不得不清理的地步。

    谁也没曾想过,被誉为大唐“启明星”的那位竟然是神洲书院安插在大唐的一枚暗棋。

    但是当一切暗幕被揭开,所有的问题都有了解释。

    怪不得九歌皇朝和清羽皇朝能够突破边疆关卡,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出现在囚空城附近。

    而老侯爷的行踪估计也是通过“启明星”传达给背后势力。

    当这一内幕被曝光之后,大唐举世震惊,唐皇震怒,亲自出手清理“启明星”。

    可惜的是“启明星”早就留好了后路,悄无声息的遁走,在大唐官方反应过来的时候“启明星”已经在神洲书院接应之下逃至边疆,差一步就出了大唐。

    所以说大唐在处理内部纠纷的时候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却没有收到想要的效果。

    再加上三年的对抗都是在大唐本土发生的,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摸的。

    念及于此,对于两大皇朝的“求和”大唐许多官员都是妥协的态度。

    毕竟这场战争大唐已经损耗太多了,再这样下来,是真的要伤筋动骨的。

    在如今这个关键点上,大唐容不得一点的疏忽。

    十七年前墨雪引动各洲域顶尖势力围攻,连带着大唐已经成为其眼中钉。

    如今这场针对老侯爷的围杀压根不是“巧合”,而是诸多势力谋划多年的阴谋。

    这一切都像是一根绳上的圆珠,仔细推敲都能发现其中的关键。

    有人在暗中算计大唐,意图将大唐彻底泯灭。

    至于最深处的缘由,有可能是大唐的崛起造成了多方的利益损失。

    也有可能是因为夫子千年前遗留下的“恶果”,当初未能清理干净,疏漏的“生灵”寻着味道找上了大唐。

    更有可能是大唐分割中神洲乃至天域气运,打破了固有的平衡。

    从夫子创立长安书院起,中神洲固有的秩序就已经被打破,无论是神洲书院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