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往事 (第2/3页)
然出现苦敢和李必安拦住了,先是说了些啥,然后李必安塞给那人一张灵符打发了。
共患难的三人回到帐内,苦敢笑着拿出了一壶醉月山酿的酒水。
我当时就一把拿了过来打开喝了两口,把正拿出酒碗摆桌的苦敢搞得一愣一愣的。
我放下酒,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
李必安笑着不说话,只是拿起酒壶给自己满上一碗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一直聊些有的没的。突然苦敢说:“师叔和师叔结成道侣,我跟师叔岂不是亲上加亲了?不过师叔是怎么跟师叔认识的能讲讲么?”
这话虽然听起来绕口,但我能听懂。当场黑了脸。“不可能!苦敢你怎么回事?胆子那么肥了,师叔的八卦也打听?”
苦敢一把抢过我的酒碗:“唉,那算了。今天就到这里了吧。等明天师侄再来问师叔这个问题,先告退了……”说完跟李必安作势要走。
“唉,别呀。”我忙道“我说我说就是了。”拿酒走,这不要我老命么?
两人重新落座,李必安摆出一副不在意这边的谈话的样子,只是在小酌酒水,但真实情况谁知道呢?
苦敢叫嚷道:“记得讲好一点,不然不给酒水喝了。”
“说在襄阳郡朱家,曾有个神童。五岁即可作诗,八岁就有功名傍身。偏偏朱家是商贾世家,这次出了个读书种子,正是洗白进入政界的大好机会。”我清了清嗓子,模仿那说书人的方法说道
“这种局面,朱家的对手,仇敌,都不愿意看到。于是这位神童在一次出城去道观为母亲祈福的时候,一场刺杀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那一场刺杀,除了那位朱姓神童的尸体没被找到被判定为失踪之外,所有人都被认定死亡。自此之后,朱神童的失踪就成了一桩悬案,因为朱神童再没回朱家。按事后被捕的刺客的说法,是在逃亡途中不慎跌入道观后的悬崖了。”
“那悬崖深不见底,据说后来朱家曾想派人去崖底寻找,不成想八十多丈长的绳索都快用光了,那悬崖还是跟深渊一样。朱家人怕了,再没去过那处悬崖。”
“说那崖底青衣小童在草垛上昏睡,一位黑衣少女在不远的河边脱衣洗浴。”
“其实小童是醒了的,眯着小眼在偷窥呢。”
“其实少女是知道的,只是不知怎的并不介意小童的目光。”
“小河远处有两位道人打坐调息。一人黑衣遮面,苦楼标配。另一人灰色道袍,头戴莲花冠。”
“你猜这两个道人是谁?”我笑问苦敢,却在苦敢开口之前抢先开口:“这两位,一个是当今苦楼楼主苦墨,一个是我大师兄清离。他们身为那一任除魔使,下山除魔至此,联手斩杀一位堕入魔道的四重境高修后,听到峭壁之上,有呼救声传来。修道之士,哪怕此刻身受重伤,但有人呼救,怎能置之不理?”
“两人御剑登高,只见一位黑衣少女一手抓着一条藤蔓,另一只手抓着一个昏睡小童正在峭壁之上苦苦支撑。”
“原来这黑衣少女是凡间江湖子弟,在这峭壁采摘药草,见有个小童跌落,连忙施救。不料气力不足,小童又吓晕了过去,自己又见那小童生的可爱,舍不得放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