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顿悟 (第2/3页)
活,也可以赚到不少的钱,人们口袋里有了钱,脑瓜就比以前活泛了不少,村里的小卖店都比原先多出了三四家,还有一些人在庄园门口搭起了草棚子,卖点酒水饮料家常小炒啥的,生意也还都过得去。
客套话说多了乏味,郝万年笑着话题一转:“村里的木工厂准备扩大一下经营范围,现在你柱子叔他们已经到南方去考察了,他们年轻人脑瓜活泛,准备生产现在流行的组合家具,建平,你觉得他们这个主意咋样?”
柱子是三爷爷的小儿子,村里的木工厂就是他在主持的,主要就是为了给酒厂生产橡木桶而设置的。
郝建平笑了笑说道:“这个主意不错,组合家具是未来一段时间之内的流行趋势。不过三爷爷你要跟柱子叔说一下,如果木工厂想要长久发展下去,做大做强,就不要跟风做那些压缩板的家具,压缩板的家具制作成本是比较低一些,而且售价也在大众的接受范围之内,不过制作出来的家具质量低劣,遇到潮湿就会变形,这不是什么长久之计,如果企业想长足发展的话,我建议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来,比如说专做红木的沙发套椅之类的,如果市场打开了销售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三爷爷默默的点了点头,把郝建平的话记在了心里。
老辈人都实诚,做人做事同样如此。
关于制作家具的事儿柱子倒是跟三爷爷商量过,他确实是打算要制作压缩板的家具,当时三爷爷就有些蹙眉,不过他对压缩板这种新材料并不太了解,只是心里面觉得这用锯末粘合起来的东西应该不会太结实,可是他架不住柱子说得天花乱坠,他听说城里人现在都是使用这种材料做的家具,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现在听郝建平一说心里也就有了主意。
说到了木料这一块,潘知航笑着在郝建平身后接口说道:“郝总,您说用蒙古栎取代橡木桶,我让柱子他们给我做了一批,现在还正在试验中,不过看现在的实验结果,蒙古栎完全可以取代橡木桶酿制葡萄酒。”
郝建平呵呵一笑,他心里比谁都笃定,潘知航的成功就与蒙古栎有着不解之缘,自己只不过是提前催发了潘知航对蒙古栎的认识,等到他接触越深,领悟得也就越透彻。
“知航,咱们的第一桶酒什么时候可以面世呀?”郝建平扭头笑着问道。
潘知航毫不迟疑的说道:“第一批十桶酒大概还有两个多月就可以酿造好了,这十桶酒我把它们分为了五个批次,每两桶放置在一个不同的环境之中,根据翻桶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大规模的酿造还需要等到实验结果出来之后。”
郝建平笑着点了点头:“不急,等到明年葡萄收获的季节能够投入生产就可以了,现在县里和乡里的冷库中还有几百吨葡萄,你需要用多少就跟他们打个招呼到冷库里去提好了,暂时我给你预定了五十吨供你做实验用,如果不够的话我再想办法。”
五十吨?那可就是十几万块钱呀,这还仅仅是给潘知航做实验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