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2章 【又见厌胜钱】 (第2/3页)
?”
杜龙道:“嗯,做旧痕迹太明显了,所以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又号石巢、百子山樵,怀宁(今安徽安庆)人,在明末清初也算是个名人,打磨掉原来的印样刻上名人的印样是造假者常用的手法,毁掉了许多文物。”
余心奇钦佩地说道:“杜警官,你太厉害了,我上网查了才知道这个圆海原来就是大汉奸阮大铖,你居然一看就知道了,真的是太牛了。”
杜龙笑道:“要想玩古董哪能不把各种传记倒背如流?这个阮大铖算是比较有名的了,所以一看就想起来了,可惜了这印石,对考古学和收藏者来说,原来刻的东西比现在这个有用得多。”
刘书珏也向杜龙伸了个大拇指,然后他拿起件东西递到杜龙手里,说道:“杜龙,你看看这个,我有点看不准了。”
刘书珏递给杜龙的是一只漂亮的鸡冠壶,,鸡冠壶是古时模仿游牧民族挂在马背上的皮囊制作出来的陶瓷壶子,上薄扁,下厚圆,上端有粗管状的流口,一般有尖圆形的盖,旁边有鸡冠形的饰物……
刘书珏说道:“我觉得这鸡冠壶是后人模仿的伪作,但是小奇却觉得这是辽三彩,杜龙你怎么看?”
这师徒俩联手在考校杜龙呢,杜龙倒是夷然无惧地接过鸡冠壶颠来倒去地看了一阵,然后说道:“刘老师,这个东西嘛,我觉得它既不是旧人模仿的,也不是辽三彩,这应该是个宋三彩的老件,你看它颜色虽然丰富,但色泽不够鲜艳灿烂,而是以古朴醇厚见长,它绘制的图案清晰自然、随意潇洒,而且釉厚胎坚,这是宋三彩的标志,若是辽三彩,它的色泽不该如此丰富,绘画技巧应该倾向于豪迈、粗犷,还有这胎质软、釉薄、杂质多等等问题都没有出现,这不是辽三彩,这应该是宋朝用宋三彩工艺制造出来与辽国做生意或者交换什么用的宋三彩鸡冠壶,算是比较少见的东西了。”
“唉……我们昨天争了半天才确定这是宋三彩,结果你一眼就看出来了,真是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