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大东北战略——进攻还是防守 (第2/3页)
寄予很大希望,并正极力促其实现;当前将秘密策划在东部苏联领土取得对日进攻的据点。而其可能企图实行大规模攻击的时机,大体将在昭和18年(1943年)以后。”
海军作战部长永野修身起身问道:“梅津阁下,以你们陆军部的想法帝国该如何应对美英苏以及支那之间的联合!”
梅津美治郎没有正面回答永野修身的话。而是说道:“初对上述世界形势的判断和对初期作战实绩的判断,是决定尔后战争指导对策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在指定今后的作战指导之前我们必须对初期作战实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看初期作战的实绩与预定计划相比,在军事、经济、政治上有何出入?”
“纵观整个太平洋战场,皇军的胜利是毋庸置疑的,在军事上初期作战陆海军都取得了出乎预料的巨大战果,结果暂时迫使美英陷入守势。这对防卫我国国土,确保主要交通线造成有利形势。陆军作战除在菲律宾方面有一些拖延外,总的说来大约将作战期间缩短了一个月,兵力的损耗也出乎预料轻微。尤其是原来预计南方作战告一段落后的缅甸作战,由于在南方提前得到了余力,现在已经能够开始了,并且已经占领了缅甸南部。正在同支那政府军对峙。”
“海军作战在初战中给了太平洋方面所在的美英舰队主力以很大打击,此外,还几乎全歼了敌在东亚的海上兵力,对此。我方兵力的损耗比预料的少得多,从而目前敌我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方面的兵力关系已攻守异势。”
“陆海军航空作战方面,我方损耗也较轻微,而且打败了相当多的敌空军兵力,正不断取得超出预料的战果。因此今后在可以扼制太平洋和印度洋方面敌空军兵力大量展开的情形下,能够应付敌空军兵力急速增长的势头。”
“在政治方面,以帝国为中心的目前世界政治形势同开战前预料的情况相比,虽然大体上同当初期待的演变并无多大差别,但其总的形势已超出预料,向有利于帝国的方向发展。”
“在经济上,由于初战取得了巨大战果,确保既定计划区域的资源和切断对美英重要物资的供应,基本上可以提前完成。海上运输能力大致保持着预定状态。物资的获得,尤其是石油的获得,有可能取得越出预计的极好成果,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总的说来,物资上的作战能力,预料能够取得超出预定计划的加强,但在确保粮食方面尚有需要考虑的地方。”
说到这里,梅津美治郎才开始阐述他以及陆军的观点:“事实上我们现在争论的问题是进攻还是防守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澳洲和印度的问题。在南太平洋地区以及周边被盟军占据的几个据点中,科岛和支那人的南洋领以及缅甸是帝国一定要占领的,因为这些地方面积不是很大,而且距离帝国的核心控制区很近,所以必须与以歼灭。”
“但是澳洲和印度却不同,这两个国家实在太大了,尽管他们不是很强大,然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