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三十五章:大东北战略——远征军的同古会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三十五章:大东北战略——远征军的同古会战 (第2/3页)

的先头部队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是一支机械化装备的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勋的部队,先行入缅,士气高昂。军运卡车身上,贴满了用中、缅两国文字书写的标语:“中国军队为保卫缅甸人民而来!”“加强中英军事合作!”“缅甸是中国最好的邻邦!”“驱逐倭寇,扬威异域!”“为国争光,不胜不还!”

    同古南距仰光250公里。北距曼德勒320公里,是仰曼铁路的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西北还有克永冈机场,是日军“必须迅速占领”之地。而远征军则认为。它与西线普罗美和东线毛奇互相呼应,构成阻止日军北犯的屏障。仰光失陷后,同古争夺战,就显得更为重要。

    驻守在同古一带的英缅第1师士气极为低落,既不了解敌情,又未作迎战准备,只准备安全后撤,保存实力。9月26日,日军向同古推进,英军同时撤往普罗美。从27日起,日军第55师团第112联队向同古发起攻击,第143联队于29日投入战斗,双方激战至10月8日已达14天之久,谁也没能迫使对方后退半步,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开战以来未曾遇到过的猛烈抵抗。

    由于根据不久前重庆军事会议上陈锋提出的建议,认为英缅军不会也不可能积极行动配合,如果将英军作为战略上的重要一环,很可能因为英军的失误而造成远征军的巨大损失,所以陈锋建议国民政府只将英军作为辅助部队,而不是主力守军,所以同古会战虽然和历史上一样惨烈,但是结果却截然不同。

    当然了,这也和陈锋的出手有关,在陈氏家族大量的武器装备的支持下,国民政府在远征军的装备和编制方面也变的财大气粗起来,原本十万人的编制硬是变成了15万人,当这15万精锐抵达缅甸之后,所产生的影响非同一般,再加上英国政府宣布放弃缅甸的所有权,这也使得缅甸本地的军民对于日军的态度和历史上截然不同。

    历史上日军之所以能如此的猖獗,高歌猛进,以区区三四个师团就能打的十余万远征军以及十余万英缅军屁滚尿流,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日军战斗素养高,部队战斗力强悍,而盟军方面则是士气低落等等。但是还有一点也不能忽视,那就是包括缅甸本地居民在内的广大东南亚人对日军的支持。

    没错,就是支持。因为在东南亚各国的民众眼中美英军队都是侵略者是殖民者,而日本人则是解放者,是不是很讽刺,但是这是事实。在缅甸,战前许多缅甸人曾寄希望借助于日本人就可以结束国内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很多人自愿充当日军的向导,为日军带路,并且为日军提供英缅军的去情报。

    另外,还包括缅甸独立运动领袖昂山领导的缅甸独立军更是直接加入日军的阵营,同日军一起向英缅军发动进攻,这也是日军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但是随着英联邦公开声明放弃缅甸的所有权,并将其移交给缅甸的宗主国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