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零八章:头脑发热的阿南惟几(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零八章:头脑发热的阿南惟几(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第2/3页)

这是趁其海陆军在南太平洋取得重大胜利的有利时机要对党国进行有限力度的进攻,因此薛岳一边上报国民政府军委会,一边命令第九战区高级军官到长沙召开作战会议。

    会上,薛岳特别指出,战胜敌人主要是依靠平时的周密准备和军民一体的旺盛的士气。他又提出了新的战术构想,那就是在敌深入湘北内地的两侧及正面,部署重兵;当敌前进到浏阳河一带兵力已经分散时,正面进行反攻和追击;在东部山区及西部湘江沿岸的部队则进行侧击、包围。

    随后薛岳又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上报军委会之后便开始布置防御阵地,第三次长沙会战一触即发。

    8月27日,第6师团完成了从新墙镇向新墙河下游右岸地区的集结,并且将主力集结在河岸附近。而第40师团则是在5天前就分批陆续进入托坝附近,准备发动攻势。第3师团集结稍晚,大约在27日前后集结在第六师团和第40两师团之间,准备从28日晨发动攻势。

    但是与此同时,日军也发现中国第九战区的部队纷纷北上,同时又截获了薛岳给37军、78军的命令,得知了第九战区的一部分作战计划。但是可惜的是日军高层对此却并不在意,尤其是作为此次战役的总指挥阿南惟几大将完全忽视了这份情报的重要性。

    27日傍晚,日军先头部队,第6、第40师团共计6个步兵联队抵达新墙河北岸。当日夜间湘北地区大雨,一方面掩护了日军行动,另一方面也妨碍了日军渡河和推进,于是真正的进攻是从28日上午开始的。

    最先发动进攻的是日军第40师团,该师团从新墙河中游潼溪街以东附近徒涉,从西向东依次排开3个联队,向国民革命军第20军第134师驻守的阵地展开进攻。

    与此同时,日军第6师团在粤汉路铁桥向东至新墙镇徒涉。从西向东依次是45联队,第13联队,第23联队。两翼的两个联队在28日中午就在炮火掩护下徒涉投入战斗,第13联队则在28日下午投入战斗。在该部对面的,是第20军第133师。

    尽管日军在飞机大炮以及军舰的协助下,当天即突破了20军部队的一部分阵地,但是日军也遭到了第20军的顽强阻击,伤亡颇为惨重。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交战双方的实力了,由于近两年来日本政府一直在谋求北上或者是南下,同时也受日本国内日渐消耗的资源的限制,所以担负着解决中国事变的中国派遣军,一直处于强迫缩减兵力、限制作战地域、限制兵站。仅仅1939年~1941年两年间,第11军得到的弹药,只有1938年武汉作战的一半,这无疑大大限制了日军的进攻能力。

    目前华中兵力共计38万2千人,其中11军兵力约占一半左右。而日军第11军当面的第9战区以及第5战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