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三章 :钢铁洪流的碰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五十三章 :钢铁洪流的碰撞 (第3/3页)

克与伟大苏联的t26坦克有点神似。但是他可以肯定那不是这个家伙要比他身下的座驾大了整整一圈,那粗大的炮管更是令人胆战心惊,其狂野霸气的姿势震慑了所有苏联坦克手,并且以君临天下的霸气横扫整个战场。

    伊索夫少将想不通,中国人到底装备的什么坦克,为何如此先进。而这种先进的坦克又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也难怪伊索夫少将如此纠结。他的坦克第59师装备的b坦克也算是一款不错的坦克,b坦克是30年代苏联著名的坦克。其原型是美国著名的克里斯蒂坦克,当时这些快速坦克达到的时速的确可观。可以达到时速也是bt家族中的最大一个系列,1935年首次登场,主要换装仿制德国bmw发动机的m-17t汽油机,车体也重新进行设计。

    bt-7系列也有多种型号。该坦克保持了bt系列卓越的高速性能,使用轮式方式的最大公路时速可达86千米/小时,使用履带方式可达73千米/小时,公路行程超过500千米,远远超过同时代其他坦克。bt-7采用的45毫米炮,在30年代是威力较大的火炮,500米距离可击穿31毫米装甲。

    但是这种强大只是相对而言。与陈锋所部装备的t34坦克相比,bt系列的快速坦克不过是个渣渣,简直弱爆了。

    与苏联的bt7相比,t34坦克无论在装甲、火力还是动力方面都堪称豪华。车身装甲厚度都是45毫米,但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侧面也是45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即‘跳弹‘),威力大减。

    其次根据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54毫米。这样的正面装甲,即便是强如德国,其陆军坦克装备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离上都无法穿透,更不要说苏联的bt系列的坦克了。

    另外t34的火力也远远超过了bt7,bt7装备的45mm火炮和2挺机枪与t34坦克的76毫米l农炮相比简直不是一个等级上的。t34坦克不仅仅要比bt系列的坦克强,即便是放眼整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任何一款坦克是它的对手。而bt系列坦克又是出了名的皮薄馅大,堪称欧洲的铁皮棺材,其装甲普遍薄弱,甚至于bt-71937年型的前装甲只有13毫米,难以抵抗普通反坦克枪的打击,更不要说是抵挡t34坦克的火力打击了。

    与空中的屠杀一样,地面的钢铁洪流的对决也是一场残酷的一面倒屠杀,270辆b坦克被中国炮兵集群消灭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全都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装甲对决中被击毁,仅有不到10辆选择了投降的苏联坦克幸免于难,其中就包括伊索夫少将的座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